無懼美國壓力?爲何日本敢一直與伊朗保持良好關係?

伊朗與美國的關係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針鋒相對。在伊朗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之後,兩國關係降至冰點,美國將伊朗視爲“世界的邪惡軸心”,對伊朗實施嚴厲的制裁和封鎖,禁止任何國家與伊朗做生意,尤其是石油和軍工生意,勢必要將現在的伊朗政權消滅。伊朗也不是“軟柿子”,一直與美國鬥智鬥勇,雙方寸步不讓。

由於美國是當今世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西方世界的“領導”,更充當着“世界警察”的角色。迫於美國的壓力,大多數美國的盟國也不敢和伊朗走得太近,生怕因爲伊朗而得罪了美國,招致災禍。然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盟友卻“反其道而行之”,它就是日本。

雖然美國強制世界各國孤立伊朗,但是日本卻一直與伊朗保持着良好關係,與伊朗在多項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比如:向伊朗出口日本的汽車、電器產品等。伊朗也成爲了繼沙特和阿聯酋之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供應國,雙方之間一直保持着密切聯繫。

甚至在2019年,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還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試圖在美國和伊朗之間進行斡旋。身爲美國的盟友,日本爲何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與伊朗“眉來眼去”?日本和伊朗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呢?

公元19世紀之前,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遙遠,波斯(伊朗的前身)與日本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聯繫,直到日本明治維新之前,雙方之間的瞭解也只是來源於“道聽途說”。然而波斯人制作的精美的手工藝品早已經通過中國傳播到了日本。

到了1878年,日本駐沙皇俄國公使榎本武揚在聖彼得堡正式會見了波斯愷加王朝的國王納賽爾丁·沙,這也是雙方之間的第一次直接接觸。1880年,一個由日本外交部組織的政治代表團訪問了波斯,並會見了國王納賽爾丁·沙,獲得了通商的權力,這些人也成爲了第一批踏上波斯這片土地的日本人,但是日本與波斯之間一直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巴列維王朝時期,日本才與波斯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反法西斯同盟國對抗德國、意大利、日本組成的法西斯軸心國。當時的伊朗(此時的波斯已經改國名爲“伊朗)國王是禮薩·汗,由於不滿英國和蘇聯對伊朗的控制,禮薩·汗雖然宣佈伊朗保持中立,但是在暗地裡爲德國提供幫助。由於日本和德國同爲法西斯軸心國,伊朗也與日本簽訂了友好條約。

1941年,法西斯軸心國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自身難保,更無暇顧及其它地區的“盟友”,伊朗也就失去了靠山。8月25日至9月17日,英國和蘇聯爲了確保對伊朗油田的控制和援蘇物資通道的安全,聯合出兵佔領了伊朗,很快“親德”國王禮薩·汗就被英國和蘇聯趕下了臺,他的兒子禮薩·巴列維繼承了王位,德國在伊朗的勢力完全被清除。此時的伊朗已經完全被英國和蘇聯所控制,迫於外交壓力,巴列維國王只能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並且在1945年2月28日向包括日本在內的軸心國宣戰。

1945年8月15日,隨着日本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歐洲各國由於受到了戰爭的摧殘,紛紛走向衰落,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爲新的“世界霸主”。崛起的美國也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清除老牌殖民帝國——英國和法國的勢力。

在美國的操縱下,英國在伊朗的勢力被完全清除,同時美國也在聯合國大會上譴責蘇聯違背條約,迫使蘇聯的勢力撤出伊朗,美國取代了英國和蘇聯控制了巴列維政府。在處理日本的時候,由於其它戰勝國的“力不從心”,最終由美國單獨佔領日本,並控制了日本的一切。至此,日本和伊朗都成爲了美國的“夥伴”。

雙方同屬美國的陣營,自然也就有權力重新恢復交往。1953 年,《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簽署後的兩年,日本和伊朗之間正式恢復外交關係。恢復了外交關係的日本和伊朗不僅加深了以石油進出口項目爲主導的經濟合作,雙方的王室成員也經常相互訪問。1974年,日本與伊朗簽署了旅遊協議,兩國公民無需簽證即可自由互訪。1976年,日本在伊朗的一座盛產石油的城市---霍拉姆沙赫爾設立了日本總領事館工業區。此時,日本和伊朗的友好關係已經達到了頂峰。

天有不測風雲。百姓們不甘心伊朗在政治和經濟上成爲美國的“附庸國”,更不滿意貧富差距懸殊的現狀。在1978年,伊朗爆發了反對巴列維王朝的伊斯蘭革命,這場革命也徹底改變了美國與伊朗的關係。

1979年,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國王禮薩·巴列維從此離開了伊朗,流亡美國。革命後的伊朗建立了以伊斯蘭教什葉派教義爲法律依據,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革命領袖霍梅尼成爲國家元首——最高精神領袖。

新的政權提出了“不要東方,不要西方,我們只要伊斯蘭!“的口號,走上了“反美,反以色列,反西方”的道路,與美國勢不兩立,美伊關係每況愈下。在1979年爆發的伊朗人質危機事件更是讓美國與伊朗的關係降至冰點。此次事件後,美國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走向決裂。

美國與伊朗決裂後,對伊朗發起了嚴厲的制裁,嚴禁自己的盟國與伊朗交往。然而,日本與伊朗的關係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對於日本來說,美國長期控制日本經濟的行爲也早已引起了日本人的反感,日本也希望自己可以儘量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同時,日本也明白,自己離不開伊朗的石油,如果真的和伊朗決裂,自己的石油貿易將會產生一個“難以彌補的缺口”,出現油價暴漲的局面。伊朗雖然是美國的死對頭,但是沒有做過什麼傷害日本的事情,自己也沒有必要爲了非親非故的美國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爲了維護本國利益,日本選擇繼續與伊朗保持友好關係,但是迫於美國的壓力,日本也不敢表現得太“耀眼”,只能撤回與伊朗的免籤協議。

對於伊朗來說,此時的日本也同樣重要。由於美國等一系列西方國家對伊朗進行了制裁和封鎖,伊朗在西方已經找不到貿易伙伴了,保持與東方國家的友好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除了中國之外,也就只有日本會每年從伊朗大量進口石油,伊朗也同樣需要從日本大量進口高端電器產品等一系列西方國家不會賣給伊朗的東西,保住日本這條貿易線就顯得十分重要。並且日本也是美國的盟國裡,唯一一個願意與伊朗保持友好關係的國家,在關鍵時刻,伊朗可以通過日本向西方世界傳播自己的聲音。

除此之外,伊朗和日本更明白,美國在這件事上,只能睜一支眼閉一支眼。如今,中國已經崛起,成爲了一個在世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大國。美國爲了能遏制中國和朝鮮,就不能沒有日本和韓國的協助。因此,美國雖然控制了日本,且在日本有駐軍,但是並不能把日本逼得太狠,導致美日關係的破裂,因此美國也只能默認日本這種“人在曹營心在漢”的行爲。

由於種種原因,即使面對美國的壓力,日本和伊朗的關係也很難惡化到哪去,畢竟自己的利益纔是最重要的。

作者:阿翌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地史館 ]

地理歷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釋歷史,用歷史記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