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指導員”到村裡了
近日,淅川縣30名鄉村振興指導員接過聘書,他們將爲淅川縣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
今年以來,針對村級組織面臨的人才缺乏、信息不靈、觀念不新、發展路子不寬等問題,淅川縣創新建立“人才反哺”機制。按照個人自願與組織選派相結合原則,從政治素質過硬、經驗閱歷豐富、工作能力突出的退出領導崗位幹部、退休幹部、在外人才中,選派一批鄉村振興指導員,優先安排到其原籍村或本鄉(鎮)鄰近村任職。
淅川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指導員既是政策“宣講員”,又是產業“規劃師”,更是治理“參謀官”。他們圍繞“五星”支部建設,要實現帶強一個班子、完善一套機制、找準一條路子、建美一村環境、辦好一批實事等“五個一”目標,爲鄉村振興注入專業力量。
鄉村振興指導員需協助建強村“兩委”班子,培育村幹部後備力量,幫助派駐村每兩年至少發展1名年輕黨員;指導完善村規民約,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三務”公開等,實現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規範管理;協助加強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協助科學編制和完善村莊規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利用自身優勢,幫助派駐村爭取資金和項目,每年解決一批羣衆“急難愁盼”問題。
爲保障鄉村振興指導員更好履職,淅川縣爲其購買保險,落實工作經費以及交通補貼、生活補貼等相關保障。對於已退出領導崗位的幹部,退休前在評優評先、職級晉升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近年來,淅川縣堅持大抓基層導向,高標對位“五星”支部創建。通過選派鄉村振興指導員、實施育強頭雁“鑄魂工程”、強化幹部素質提升等措施,爲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目前,全縣已創建鄒莊村、關帝新村等11個“五星”支部,郭家渠村等62個“四星”支部,成功創建美麗小鎮2個、“和美鄉村”30個。(來源:淅川縣委宣傳部 作者:盧晉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