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登上各國排行榜!扎心伯格,會在廁所裡哭嗎?

幾天前,臉書老大扎克伯格,應該一邊睡覺,一邊都能笑出聲。

在自己多年的運作下,TK總算要下架了。

下架了能去哪?全世界最大的社交平臺,不都在自己手裡嗎?

Facebook、Instagram,正等着TK的網民進駐。

可是,這兩天,風雲突變。美國網友們沒有選擇去FB、IG,而是找了一款在美國幾乎不起眼、只有美國華人在用的購物分享軟件——小紅書進駐。

中國網民由於信息差,往往將TK被禁,理解爲美國政府反華,或理解爲兩國政府爭鬥,但是,美國網友們太明白了。

因爲,這個事,在美國根本不是什麼秘密。

這個事,就是由扎克伯格推動的。

毫不誇張地說,TikTok是Facebook自創辦以來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給扎克伯格帶來的威脅遠遠超過了當初的Instagram、WhatsApp、Snapchat以及其他一衆競爭對手。

TikTok培養壯大與引領主導了興趣短視頻社交,也因此成爲了全球社交媒體領域的新貴。

而他們的迅猛崛起,正好與Meta陷入增長停滯同步,更給了扎克伯格施加了壓力。

TikTok的崛起勢頭無疑令人震驚。

過去四年時間,TikTok都是全球下載量最大的社交應用,去年更超越谷歌成爲全球訪問量最大的網站。

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TikTok再次成爲全球下載量最大的社交網站。

從2019年歲末開始,扎克伯格和Facebook不斷明着暗着遊說美國國會議員,渲染TikTok可能存在數據風險,呼籲美國政府進行國家安全調查,最終促使特朗普白宮在2020年8月頒佈行政命令,以威脅關閉網站的手段,逼迫TikTok出售給美國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兩年Meta每年在國會遊說方面的投入都超過了2000萬美元,是美國政治遊說開銷最大的企業。

就在TikTok因爲特朗普禁令陷入監管危機之際,Facebook卻在同一個月,緊鑼密鼓地發佈了高仿對手的功能Reels,從音效、特效到算法都有着明顯的的TikTok痕跡,還試圖趁亂挖角TikTok的網紅博主。

但令扎克伯格失望的是,TikTok通過訴訟成功延緩了禁令執行,拖到了新總統拜登上任撤銷禁令,最終安然度過了這場危機。

然而,Meta並沒有就此放過TikTok,沒有停止黑公關的步伐。

今年年初《華盛頓郵報》獨家曝光內部郵件顯示,Meta僱傭了一家神通廣大的政治遊說機構Targeted Victory,向美國各地的主要報紙媒體投放評論文章和讀者來信,編造出各種真假難辨的新聞,渲染“TikTok平臺危害年輕用戶”的新聞。

這並不是Facebook第一次幹這種事情,2011年的時候他們也曾經通過公關公司製造谷歌的負面新聞。

這一方面是因爲Meta去年陷入諸多監管危機和醜聞,試圖製造TikTok威脅美國安全的“黑料”,以此轉移監管部門和公衆輿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促使美國政府再度對TikTok展開安全調查,施加監管壓力。

據媒體揭露,去年年底美國參議院致函要求TikTok參加青少年監管問題聽證會,諸多“證據”就直接來自Meta通過公關公司所提供的黑料。

就在今年6月,一些共和黨參議員再度渲染TikTok的數據安全問題,要求對TikTok展開調查。

儘管一次次遭受競爭對手的抄襲挖角和政府機構的打壓逼迫,TikTok卻頑強挺過了監管危機與市場衝擊,在短視頻社交領域的市場地位反而愈發鞏固。

在Qustodio的用戶逗留時間統計中,TikTok是唯一一家過去幾年用戶逗留時間保持持續增加的社交應用。而在Meta最爲核心的美國市場,TikTok的日活已經突破了1.1億人。

而與此同時,Meta的狀況卻無法令人樂觀。去年第四季度,Facebook日活出現了18年以來的首次下滑,用戶增長陷入停滯,市場趨於飽和,產品缺乏新意,公司醜聞不斷,這諸多因素都導致了Meta目前的困境。

而蘋果收緊用戶隱私權限,更讓Meta的核心社交廣告業務承受壓力。

今年第二季度,Meta財報營收出現了首次下滑,淨利潤更是暴跌36%。過去兩年大舉擴張的Meta,已經着手準備進行裁員。

更爲麻煩的是,扎克伯格還在川普勝選的壓力下,承認了自己成爲了民主黨政府的工具。

在川普被刺事件後,扎克伯格意識到川普當選恐怕是大勢所趨,馬上轉變立場,開始背刺自己的盟友,指責拜登政府向其公司施壓,要求刪除關於新冠疫情的帖子和壓制相關反對意見。

這一指責,坐實了扎克伯克在民主黨政府授意下管制輿論的事實。

因爲,扎克伯格曾在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騷亂髮生後,封禁了特朗普的Facebook賬號。去年大選期間,特朗普稱Facebook爲“人民公敵”,並威脅要以扎克伯格涉嫌干預選舉爲由,將其送進監獄。

當然,美國的天也變了,扎克伯克臉也要翻一頁。

在川普當選後,扎克伯格便積極尋求與這位當選總統及其核心盟友建立關係,不僅公開稱讚特朗普,向其總統就職基金捐贈100萬美元,甚至將一位特朗普核心支持者任命爲了Meta董事會成員。

爲了更好地與新政府保持一致,扎克伯格和Meta可謂煞費苦心。

扎克伯格對特朗普在暗殺未遂事件中的反應讚不絕口,直呼“霸氣”,不久後還致電特朗普,就一張特朗普照片上出現的錯誤事實覈查標籤致歉。大選落幕後,兩人於感恩節前夜在特朗普的佛羅里達海湖莊園共進晚餐。

然而,討好川普沒有什麼用,因爲美國的消費者們不爽臉書。

他們抱怨,FB和IG,都是上一代的社交媒體,用起來根本不如TK這麼舒服,同時,扎克伯格這個人,在美國消費者心裡,早已成爲一個毫無信用、毫無底線的人。

這一次進駐小紅書,實際上是一次美國消費者大規模的行爲藝術,用於抗議美國政府,抗議扎克伯格這種權貴裙帶資本家。

TK上有1.7億美國人,佔美國人口超過一半。

可以說,誰拿到這些用戶,誰就將成爲未來美國社交媒體的唯一霸主。上千億美元的市場價值是肯定的。

當扎克伯格知道美國用戶寧願進一個全中文、評論都看不懂的中國APP也不用他的APP時,他的名字應該叫作扎心伯格了。

他會躺在牀上問,我這麼多年幹了些什麼?難道就是這麼一個結果?

這是權貴企業家的必然之結局。

當一個企業家不是想通過自己的產品征服消費者時,當他試圖勾結權力來達成盈利時,這時,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將被這種企業家完全歪曲。

他的運營企業不再圍繞着消費者的需求而展開,企業家也不再關注消費者需求,而是關心誰上臺了?要找哪個議員做工作?要怎麼在國會聽證會上污衊TK?要怎麼樣在輿論上造勢一次性把競爭對手搞死。

這時,自家的產品是否有競爭力,變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但是,美國消費者的行動告訴他,扎克伯格,註定變成扎心伯格。

因爲這樣的企業家,不是市場需要的。

市場經濟,不是一個以企業家爲中心的社會,而是一個以消費者爲中心的社會,消費者若沒有選擇權,若不能通過自己手裡的鈔票挑選企業家,那哪怕全是私營,也不叫市場經濟。

扎克伯格的夢,應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