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正常卻心悸臉紅?可能是「隱性高血壓」找上門
36歲的簡先生長期受到心悸與臉潮紅的困擾,經常感覺有股熱氣從體內往上衝,就算沒做什麼,心跳也可能飆到每分鐘130下。(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電生理科醫師鍾偉信指出,「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是利用心導管微創技術將電燒導管放入腎動脈內,以射頻消融來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馮惠宜攝)
高血壓患者只要血壓控制良好,可避免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在亞洲族羣中約有10~20%病人具有「隱性高血壓」 (Mask Hypertension),病人在醫院量血壓皆正常,長期疏忽治療,更易導致心血管風暴;臺中1名36業務男只要工作壓力大,就會心悸與臉潮紅,經就醫詳細檢測發現其發作時血壓高達150/100mmHg。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電生理科醫師鍾偉信指出,高血壓是國人所熟知的三高疾病之一,大多數病人診斷高血壓是藉由診間血壓計,或是使用居家血壓計測量。與大多數高血壓相反,隱性高血壓病人在醫院量的血壓皆爲正常,但卻在平時的生活中呈現高血壓之症狀。
此種高血壓讓病人誤以爲自己沒有高血壓而疏忽治療。長期下來,也可能比一般高血壓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產生。研究發現,隱性高血壓可能與情緒壓力、工作環境及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
簡先生回憶自學生時代即開始會感覺心悸與臉潮紅,就業後只有壓力一大、熬夜,就經常感覺有股熱氣從體內往上衝,就算沒做什麼,心跳也可能飆到每分鐘130下,四處求醫卻一直找不到病因。
經到中國附醫求診,鍾偉信發現簡先生的臉潮紅髮作時,血壓高達150/100mmHg,確診爲隱性高血壓,並建議他接受「神經定位導引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以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簡先生術後隔天順利出院。一個月後回診時,他驚喜地發現,臉潮紅與一股熱氣往上衝的感覺明顯改善,心悸狀況也穩定許多。
簡先生說,「從沒想過我有隱性高血壓!過去只以爲是心律不整,狀況一出現就是休息和服用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這一次終於一勞永逸」;鍾偉信指出,「隱性高血壓」治療方式與一般高血壓相似,包括血管張力素抑制劑、鈣離子阻斷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與利尿劑。然而,這些藥物對於年輕病人可能帶來副作用,且多數無法直接調節交感神經的活性。
鍾偉信說明,「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是利用心導管微創技術將電燒導管放入腎動脈內,以射頻消融來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是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目前較爲安全有效的交感神經調節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