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達裡雅布依新村的幸福“新”生活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王江平
春節期間,一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達裡雅布依鄉達裡雅布依村,映入眼簾的便是村裡家家戶戶掛着的燈籠、插着的彩旗……村民的幸福洋溢在臉上,甜在內心深處。
從前,達裡雅布依村村民世代棲息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被稱爲“中國最後的沙漠村落”。2019年,隨着全鄉最後一批110多戶村民完成易地扶貧搬遷,達裡雅布依有了新村、老村之分,村民們的生活條件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依再提罕·木沙老人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他們一家曾在老村生活了很多年。“以前,家人做飯全靠柴火,每次做飯都煙熏火燎的,一頓飯做下來特別費勁。而且房子冬冷夏熱,苦不堪言。”如今的新村,不僅面貌煥然一新,一排排青灰色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柏油路四通八達,水、電、天然氣、網絡等現代設施更是一應俱全。
“村裡第一盞電燈亮起時,有很多村民流下了喜悅的淚水。”國網于田縣供電公司的西日艾力·買買提明說。2019年11月,國網和田供電公司投資3204萬元,將大網電通到新村,徹底解決了新村村民生產生活及幼兒園、衛生院、學校及村委會的用電問題。
在村民依再提罕·木沙的家中,現代化電器已不是稀罕物件。廚房中,電飯煲、電磁爐整整齊齊地擺放着。她感慨地說:“現在做飯太方便了,用這些電器很快就能做出一桌好吃的,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爲做飯發愁了。”正值寒假期間,依再提罕·木沙的大女兒謝姆西努爾·麥提賽迪在客廳裡看電視,她說:“以前我們家連電視都沒見過,寫作業用的是油燈,現在家裡亮堂堂的,電視節目又多又精彩,真是太好了。”藉助新村優秀的基礎設施條件,依再提罕·木沙一家還把新村的房子改成民宿,有了穩定收入,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
如今,新村有學校、幼兒園,還有衛生院,解決了教育資源匱乏和醫療條件有限的問題。孩子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接受教育,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基本的醫療服務,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在不遠處的小學裡,正在值班的二年級一班教師海如古麗·買提庫爾班告訴記者,于田縣達裡雅布依鄉新小學是2019年10月開始投入使用的,新教室寬敞明亮,採用多媒體教學,孩子們學習興趣很高,立志要考取好的大學,爲家鄉和社會做貢獻。
羣衆生活有保障,產業發展才能興旺。如今,達裡雅布依村形成了養殖、大芸種植和旅遊三個支柱產業,大芸種植規模達2萬畝,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肉羊存欄2024年達到3.4萬隻,帶動農戶年均增收1.2萬元。同時,依託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積極打造達裡雅布依舊址景區,發展沙漠探險等特種旅遊,吸納村民加入旅遊合作社,拓寬了增收渠道。
走在達裡雅布依村,記者看到村裡的婦女們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飾,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們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期待着村子更加繁榮,期待着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