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地區生產總值預計8.6萬億元!盤一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年進展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地區生產總值預計8.6萬億元!盤一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年進展)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地區生產總值預計8.6萬億元!盤一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年進展

新華社記者嚴賦憬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9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年進展。

適時啓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十五五”實施方案起草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陳亞軍介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從經濟總量看,2024年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到8.6萬億元,佔全國的比重由6.3%提高到6.5%以上,對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陳亞軍表示,5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有關部門紮實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編制出臺了一批重大規劃,“1+N”的規劃體系全面形成;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近5年來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川渝兩地項目建設近4000億元;佈局打造一批重要平臺;統籌推進了一批重大改革;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機制。

2025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的收官之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組織開展規劃實施進展總結評估,推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結合國家“十五五”規劃編制,適時啓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十五五”實施方案起草工作。

全球超1億臺智能手機出自川渝

近年來,產業協同發展正成爲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新亮點。

四川省副省長李文清介紹,電子信息產業是川渝創新實力最強、產業基礎最好的支柱產業。成渝地區成爲全球前十電子信息製造業聚集地,目前,全球近8000萬檯筆記本電腦、超1億臺智能手機都出自川渝。

汽車製造方面,重慶發揮整車製造優勢,四川發揮動力電池和清潔能源配套方面競爭力,雙方共建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已匯聚整車及零部件製造企業超2000家,全國每七臺汽車有一臺產自川渝、超過五分之一的動力電池實現“川渝造”。

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曹俊傑說,成都市與重慶主城都市區建立了多層級、多領域的合作機制。先進製造業方面,兩地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大的柔性顯示產業集聚地。兩地汽車零部件全域配套率提升到80%。同時,兩地在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聯動發展,加快構建體現成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以大帶小、以點帶面破解“大城市病”

近年來,按照樹立“一盤棋”思想和唱好“雙城記”要求,突出“雙城”引領,強化“雙圈”互動,促進“兩翼”協同,雙城經濟圈的空間格局正在不斷優化。

陳亞軍說,“雙城”引領不是一味要做大雙城,而是要推動城市發展方式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5年來,重慶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成都紮實開展公園城市建設,城市的宜居和韌性安全水平都在穩步提升。

陳亞軍表示,“雙圈”方面,成都都市圈、重慶都市圈建設步伐加快,同城化水平不斷提高,“雙城”間火車日均客流達到7萬人次,連接“雙圈”的渝西地區與川中四市合作不斷加強。“兩翼”方面,從北翼看,渝東北、川東北一體化穩步推進;從南翼看,川南、渝西探索建立跨區域承接產業轉移協調機制。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推動重慶、成都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注重以大帶小、以點帶面,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發展更加協調;進一步強化雙城經濟圈對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等周邊欠發達地區的引領帶動,不斷提高區域協調發展的水平。

川渝共簽訂落實了131項生態環保合作協議

“我們目前一共簽訂落實了131項生態環保合作協議,一體推進美麗川渝建設。”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新武說。

在跨界污染協同治理方面,兩地設立了全國首個跨省市聯合河長制辦公室,攜手治理81條跨界河流,長江干流川渝段國控斷面年均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在生態系統協同保護方面,兩地建立了川渝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提前1年完成了1.5萬艘漁船、2.7萬名漁民退捕上岸任務。在綠色發展協同轉型方面,兩地共建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基地,建成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

“今年重慶將承辦世界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陳新武說,將以此爲契機,會同四川方面一體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等“九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