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巨龍”騰飛逐天宮——寫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之際
新華社酒泉4月25日電 題:“巨龍”騰飛逐天宮——寫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之際 新華社記者 4月25日晚,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託舉着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點火發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乘神舟、赴太空。 夜色籠罩的茫茫戈壁上,這是一簇耀眼的光芒。 邁向宇宙的漫漫征途裡,這是又一個光輝的起航。 第九個“中國航天日”剛剛過去,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第三次載人飛行任務、載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飛行任務拉開序幕。 驚雷一聲平地起,“巨龍”騰飛逐天宮。
追夢·圓夢
走在家鄉的小路上,年少的李廣蘇聽慣了蟬鳴、蛙叫、風吹麥浪。一天傍晚,一架直升機從他頭頂掠過。那個循聲望去的小小身影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飛得更高。 同樣,在電視機前收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的李聰不知道,能在17年後入選我國第三批航天員,與心中的英雄並肩而戰。 而駕駛戰機夜航的葉光富,感慨頭頂星漢燦爛之餘,那時也沒有料到未來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們很幸運,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我國第一個“80後”指令長葉光富在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與記者見面會上說。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000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的仰天長問只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聲悠悠喟嘆;20世紀7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我國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曙光一號”僅維持5年便告終止,航天員預備人選之一方國俊飛天夢碎,一生難以釋懷。 “仰望蒼穹,在浩瀚的太空中,有了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葉光富說,乘組一定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昂揚的奮鬥姿態,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 “5、4、3、2、1,點火!”25日20時59分,0號指揮員趙磊的口令響徹整個發射場區。火箭騰空躍起,劃出一道壯麗的光軌,三名航天員飛赴天宮。 儘管已經參與了13次載人飛行任務和100多次衛星發射任務,趙磊還是覺得火箭發射的轟鳴聲最令人陶醉。 2006年,剛畢業的趙磊一頭扎進大漠戈壁,從箭上操作手到火箭分系統指揮、再到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0號指揮員,他走過18年。 事實上,在指揮大廳下達口令和點火倒計時,只是0號指揮員工作很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這一崗位既要清楚各系統技術狀態、測試機理,又要善於力量調配、精於計劃協調,還要高效穩妥科學處置突發狀況。 “‘0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趙磊說,“空間站任務開展以來,發射密度加大,我們淬鍊出一支常態運行、專司主管、精幹高效的職業團隊。” 隨着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航天事業蓬勃發展,像趙磊一樣的航天人不僅擁有追夢圓夢的機會,也真切感受着中華民族的航天夢一點點變爲現實。 點火口令下達後,火箭發動機上第一個起爆的是動力系統安裝的火工品。李紅陽擔任主操作手兩年來,參加了33次衛星發射任務和7次載人飛行任務,這可能是以前操作手十幾年的工作量。 58歲的空間應用系統專家倉懷興也有相似感受:“從前,因爲缺少在太空做實驗的機會和條件,一個項目可能要準備十年甚至更久。” 根據24日最新公佈的數據:中國空間站已在軌實施了130多個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利用神舟十二號至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下行了5批300多份科學實驗樣品。 所用時間,不過3年。
偉大事業·偉大精神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吹響了中國人探索浩瀚太空的號角。 54年後的這一天,依舊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亮相問天閣。二度飛天的葉光富,向所有爲祖國航天事業無私奉獻的奮鬥者、攀登者致敬。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北方向4公里處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安眠着700多位爲了中國航天事業忠誠奉獻、英勇獻身的英雄先輩。這其中,既有共和國元帥,也有普通航天人。 有一座墓碑很特別,碑前長出一棵小樹。 他叫王來。1965年,一次訓練演練中,一名操作手在泄除液氧時意外着火。趕來營救的王來也瞬間變成火人。 危急關頭,王來憑着最後一口氣,扒下同事的衣服,向着遠離人員設備的方向跑去,一步、兩步……留下38只焦黑的腳印。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中華民族邁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千千萬萬個“王來”前仆後繼。 2022年冬,推進劑押運員程振保在押運途中發現四氧化二氮因極寒天氣泄露,不顧強酸強腐蝕的危險進入車廂處置。半個小時後,漏點堵住了,他起身時才發現防護服和不鏽鋼機櫃凍得粘連在了一起,身體也早已失去知覺。 這是一份怎樣的事業?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說,“就是爲它死了都值得”;首任司令員孫繼先立下“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誓言;我國第一次“兩彈結合”試驗,進入地下發射控制室的“七勇士”在遺書裡寫道,“死就死在陣地上、埋就埋在導彈旁”。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 接續光榮與使命,又一大批科研工作人員打起揹包,投入這項志在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建造中國人“太空家園”的偉大工程。 7年後的1999年11月20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飛船神舟一號飛入太空。此後,從無人到有人,從艙內到艙外,從單艙到多艙,再到全構型的中國空間站,載人航天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一代代航天人接力奮鬥,創造出“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有了他們的英勇奮鬥和無私奉獻,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底氣才更足、腰桿才更硬、說話才更有分量。 2023年7月,東風革命烈士陵園新立起一面英名牆,長達180米的牆面微微向上傾斜。這樣的設計,意在能讓先輩們看到火箭騰飛的景象。 2024年4月25日的這個夜晚,這片戈壁灘上噴薄而出的熊熊尾焰,如願映照英名。
航天大國·航天強國
4月2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上介紹: “神舟十八號將上行實驗裝置及相關樣品,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爲研究對象,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空間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我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 “還將實施國際上首次植物莖尖幹細胞功能在軌研究,揭示植物進化對重力的適應機制,爲後續定向設計適應太空環境的空間作物提供理論支撐。” …… 一個個首次,不斷刷新中國人在太空的印記;一次次騰飛,見證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奮進足跡。 “嫦娥”攬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前不久,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對外公佈,新一代載人飛船“夢舟”、月面着陸器“攬月”已全面進入初樣研製階段。 航天事業是勇攀科技高峰的事業,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自主創新。這一次航天發射也不例外—— 享有“神箭”美譽的長征二號F火箭安全性評估值達0.99996,至今保持着100%的發射成功率。與長二F遙十七火箭相比,長二F遙十八火箭進行了30餘項技術狀態改進。 神舟十八號飛船是組批生產的飛船。“雖然是常態化飛行階段的一艘飛船,但在技術上我們有持續不斷的優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陳同祥介紹,“比如,更新換代了能源系統,提高續航能力的同時,降低了重量。” 發射場信息中心負責人胡永剛也談到了發射場系統的創新。近年來,發射場開展“數智化建設”,通過佈設傳感系統,實時獲取地面設施設備狀態信息,實現了加註、發射時段的全時信息採集、全要素態勢顯示。 促進航天技術更好惠及人民,一項項創新成果猶如春風春雨,爲新質生產力賦能。放眼望去,百花競開,又是好春光。 截至目前,4000餘項空間應用成果進入生物、醫療等行業。通信、導航、遙感等商業航天服務領域日益廣泛,相關行業快速成長。2023年我國商業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和成功率顯著提升,同比增長160%;2024年全國兩會,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驚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爲這份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1995年出生的羅嘉宇在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前擔任了組長;在東風航天城長大的劉韻一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這裡,接過父輩手中的接力棒…… “中國航天很酷,不是嗎?”出生於1992年的火箭工程師陳牧野說。那一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記者李國利、劉藝、黃一宸、劉懿德、趙葉蘋、陳凱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