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丨堅持在經濟發展中扶貧——“解碼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世界意義”系列評論之三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堅持在經濟發展中扶貧——“解碼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世界意義”系列評論之三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鬥幹出來的。”前不久,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與世界分享中國減貧奇蹟背後的秘訣,其中蘊含的求真務實、不畏艱難、堅持在經濟發展中扶貧的經驗做法,贏得與會人員由衷讚歎。
貧困說到底是發展問題。中國擁有超14億人口,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包括貧困在內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發展作爲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蹟。中國經濟總量不斷躍升,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既對減貧形成了強大的帶動效應,也爲大規模扶貧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有力保障。“堅持精準扶貧”“堅持在經濟發展中扶貧”“堅持在促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中扶貧”“堅持在促進共同富裕中扶貧”——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里約熱內盧峰會上,習近平主席與世界分享中國反貧困的成功經驗,令中國減貧的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巴西總統盧拉說,“中國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發展榜樣”,中國的脫貧經驗彌足珍貴,對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具有啓發意義。
“堅持精準扶貧”是中國減貧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是中國脫貧的制勝法寶。2018年,時任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深入湖南十八洞村,探尋“精準扶貧”的中國經驗。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強調,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裡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自十八洞村開始,從做到“六個精準”,到實施“五個一批”,再到解決好“五個問題”,中國的扶貧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得益於“精準扶貧”,中國也涌現出衆多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成功案例:中非共和國總統圖瓦德拉走進陝西樑家河村,瞭解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脫貧做法;11國駐華外交官走進貴州花茂村,學習農旅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在《擺脫貧困》烏茲別克文版的序言中寫道,擺脫貧困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激發鄉村發展潛力,“貧困地區更要挖掘自身長處和優勢”。
求真務實始終是中國減貧實踐的不變底色。中國立足本國國情,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根據貧困人口規模、分佈、結構等的變化,科學制定減貧標準、目標、方略,不斷創新減貧理念、方法、手段,循序漸進、持續用力、滴水穿石。中國不斷因時因勢因地制宜,充實“政策包”“工具箱”,創新“組合拳”,切實提高貧困治理效能。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會見科摩羅總統阿扎利時,談到中國電視劇《山海情》在科熱播。電視劇展現的中國一系列扶貧做法和經驗,爲衆多發展中國家揭示了中國脫貧攻堅戰波瀾壯闊的歷史圖景。變“輸血”爲“造血”的產業扶貧,“要想富先修路”的基礎設施建設,既扶智又扶志的教育扶貧,先富幫後富的“結對子”互助……從宏觀經濟佈局到微觀產業舉措,中國始終着眼貧困地區的發展問題,多層面綜合施策解決貧困問題。《擺脫貧困》葡萄牙文版譯者、巴西瓦加斯基金會法學院教授埃萬德羅·卡瓦略說,脫貧事業需要政府和人民一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付諸行動,“這對全球讀者都具有很強啓發性”。
作爲全球南方的一員,中國始終是支持全球發展事業的行動派和實幹家。中國的減貧實踐充分證明,只要抓住貧困發生演變的自身特點和規律,從實際出發,精準施策,就能找到發展突破口,釋放減貧動力。中國願同各方一道行動起來,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公正世界,讓貧困成爲過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