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鄯善法院異地執結大額合同糾紛案

來源:人民法院報

近日,新疆某礦業公司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人民法院執行局送來一面寫有“心繫企業解民憂,服務到位辦實事”的錦旗及一封感謝信,感謝在涉及1570萬餘元合同糾紛案件的執行中,法官經上千公里的異地奔赴和數十次的溝通調查,最終通過評估、拍賣,及時挽回了經濟損失,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2023年11月,新疆某礦業公司與甘肅某礦業公司、武威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合同糾紛一案,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甘肅某礦業公司需向新疆某礦業公司支付1857萬餘元,武威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對甘肅某礦業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甘肅某礦業公司、武威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在支付部分款項後,剩餘1570萬餘元遲遲未履行,新疆某礦業公司無奈,遂向鄯善法院申請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執行幹警迅速對武威某房地產公司、甘肅某礦業公司名下財產展開全面查控,查明甘肅某礦業公司無可供執行財產,但發現武威某房地產公司在武威市擁有一批商鋪。新疆某礦業公司遂申請對其中17套商鋪進行評估、拍賣。

爲充分保障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確保評估工作準確、公正、高效進行,執行局在與雙方當事人約談確定好評估、拍賣機構後,立即選派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組成執行小組,迅速前往武威市。

幹警們一方面與專業評估機構進行詳細溝通,告知評估需求和注意事項,全程監督評估人員對17套商鋪逐個進行現場勘察,並向有租賃情況的商戶進行權利義務的告知;另一方面,開展穿透式審查,對周邊實地走訪調研,詳細瞭解周邊商業環境、租金水平等信息,並前往當地相關部門調取資料,爲評估提供了準確參考。

評估報告向雙方當事人送達後,被執行人對評估報告結果提出異議,認爲價格過低,執行法官積極組織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評估機構三方會談並答疑。最終,被執行人同意以評估報告出具的結論價格作爲財產處置參考價。

完成評估後,幹警依法依規啓動拍賣程序,然而,拍賣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該批商鋪經過兩次降價拍賣、變賣仍無人競買。爲實現涉案標的物價值最大化,也爲了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幹警又多次與新疆某礦業公司溝通協商,最終,結合本案標的額實際情況,新疆某礦業公司同意以其中16套商鋪進行以物抵債,甘肅某礦業公司也將剩餘款項匯入了新疆某礦業公司賬戶中。隨後,鄯善法院向執行案件雙方送達結案通知書,該案圓滿執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