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長三角篇|外貿“新三樣”成爲長三角地區發展重要引擎

(原標題: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長三角篇|外貿“新三樣”成爲長三角地區發展重要引擎)

在浙江嘉興的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內,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全力運轉,隨着機械臂上下揮舞,一批批太陽能光伏組件順利下線,即將發往海外市場。

“今年以來,訂單量飽滿,海寧基地的海外訂單排到了第三季度。”企業海寧基地總經理劉古巖說。

2023年8月,這是位於浙江嘉興的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生產場景。(鄭優優 攝)

向北約100公里,位於蘇州高新區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的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依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先進技術,具備了研發、製造動力鋰電池電芯和動力鋰電池加工組裝等技術能力。

星恆電源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企業生產的鋰電池出口德國、法國等約3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量超2800萬組。2024年,預計企業電動兩輪車鋰電池出貨350萬組。

過去,服裝、傢俱、家電等“老三樣”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外貿“新三樣”揚帆出海。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外貿“新三樣”也成爲長三角區域在加快創新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方面的重要產業。

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有效的分工合作體系明顯。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可以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形成了體現現代化產業體系特徵的“4小時產業圈”。

在上海,提供芯片、軟件等組成的車輛“大腦”;在江蘇常州,提供作爲“心臟”的動力電池;在浙江寧波,提供完成“身體”的一體化壓鑄機……

位於杭州市濱江區的易思維(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連續多年成爲國內汽車製造行業內機器視覺應用細分市場的“隱形冠軍”。“我們的客戶不少集中在長三角地區。”易思維創始人郭寅說,選擇長三角,正是看中了當地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和產業生態。

2023年7月9日,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國際汽車碼頭等待裝船運往澳大利亞的上汽MG品牌汽車和新能源車。新華社記者方喆 攝

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國際汽車碼頭上一片忙碌,每天有約3000輛汽車從這裡出發,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上汽國際黨委書記趙愛民說:“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節節攀升。未來兩年多,我們將對14款智能電動車產品進行全球化的開發、研究和投放”。

汽車業是我國重要的工業產業之一,長三角正在見證一個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冉冉升起。

今年,慕貝爾綠色新能源汽車港項目落戶江蘇太倉,佔地面積105畝,總投資1億美元;4月上旬,蘇州中興聯精密工業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擴產項目啓動,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車核心組件生產製造能力……不斷密集的項目投入,爲長三角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蓄滿動能。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以上海爲代表的華東地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形成產業集羣,進而形成了汽車出口的規模效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長三角逐步集聚、快速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數據顯示,2023年,長三角地區“新三樣”出口形勢喜人:相關產品出口,江蘇共計1949億元,同比增長12.3%;浙江共計1401.8億元,同比增長11%。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明文彪說,外貿“新三樣”成爲長三角地區發展重要引擎,同時產業協同方面,應鼓勵產業鏈“鏈主”企業牽頭,聯合上下游夥伴、高校和研究機構搭建創新平臺,集中攻關共性關鍵技術問題,持續提升技術含量和產品品質,才能積極適應外部環境和應對風險挑戰,進一步釋放產業新動能。(記者張璇、劉巍巍、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