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丨國家醫保局迴應“創新藥進醫保”有關話題

10月23日,2024年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北京論壇啓幕。會上,國內醫藥行業監管機構多名官員、國內外藥企高管等共同對支持創新藥發展的話題進行了探討。

近年來,行業感受到的一個深刻變化是新藥審評審批、納入醫保目錄速度的加快。部分新藥不到一年就進入了醫保目錄。今年7月,國家藥監局發文要求新藥臨牀審評時限從60日縮短至30日。

與此同時,集採與醫保控費之下,醫藥行業也面臨一些挑戰。一些行業呼籲道:不能以資金不足爲由讓創新停滯。在會上,強生創新制藥中國區副總裁陳建提到,現在創新藥企主要面臨的壓力,如專利保護時間窗、同靶點藥物聚集度高,以及企業常遇到執行中“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對此,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副司長翁林佳表示,醫保資金面臨着資金運行安全的壓力。2023年,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當期結存超5000億元,其中,居民醫保基金當期結存112億元,處於緊平衡狀態。醫保部門也注意到了行業的呼籲,正在積極思考開源節流的辦法。

針對“集採導致創新不掙錢”的相關言論,翁林佳再次明確,集採非新藥,新藥不集採。另外,集採製度實施以來,從中擠出的藥價虛高的水分,恰恰是過去幾年乃至未來醫保目錄有能力容納創新醫療產品的源頭之一。

針對如何在醫保角度支持創新藥行業發展,翁林佳首先提到要發揮商保的作用,並強調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國家醫保局正在謀劃和推進具體的政策措施,現在處於研究階段。另外,對於一些治療費用明顯超出基本醫療保障水平的高值藥品,將來可以從商業醫療保險尋找適合自己的舞臺。

此前,鼓勵企業自主定價的話題曾引發行業熱烈討論。翁林佳也透露,醫保部門正在研究實行以藥學創新和臨牀價值爲基礎的新上市藥品企業質評的制度,鼓勵企業實事求是地做好質評和自主定價,接受社會監督和同行評議。質評結果較好的藥品,優化審評服務,促進提高新上市藥品進入臨牀應用的效果。

撰稿丨楊曦霞

編輯丨江芸 賈亭

運營|廿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