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奇淵:大變局中的兩個不變
徐奇淵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談到這去這些年的國際經濟格局,很多人都在強調變化。的確,近些年來國際貿易、投資、產業鏈,包括國際金融體系,一直在發生重要變化,不斷刷新我們的預期。但是今天我想談的是“不變”。從2017年到現在,國際經濟秩序格局中有兩個重要方面沒有變。
國際經濟中的兩個“不變”
第一個“不變”,中國依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貿易力量。
美國試圖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進行“去中國化”,但從2017年到現在,美國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並沒有顯著減少,只是更多從直接依賴轉向間接依賴。同時,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不斷鞏固和增強。很多指標都反映了這一趨勢,比如中國出口在全球的佔比、中間品的貿易情況、增加值佔比等。一些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也是有力證明,比如“新三樣”、比如無人機。同時,傳統產業通過綠色轉型、數字化賦能也抓住了新的發展機遇。比如造船、服裝、鋼鐵等傳統行業。現在國內各個領域都非常“卷”,這些“卷”不僅在價格上,也表現在環保標準上,以鋼鐵行業爲例,近年來一些鋼鐵企業的人去國外調研,看到日本的環保技術標準才發現也不過如此。同時技術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國內有新建的鋼鐵工廠已經達到“黑燈工廠”、變成無人工廠。2018年以來,中國製造業的韌性確實超出很多人的預期。
第二個“不變”,國際金融體系對美元的高度依賴還是沒有改變。
近年來,受到俄烏戰爭、中東局勢升級、中美關係緊張等的影響,很多國家的主體越來越希望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儘管如此,近些年來,美元的強勢地位進一步得到了鞏固。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的SWIFT系統中,美元結算信息的佔比實際上出現了明顯上升,其上升幅度甚至甚至大於人民幣,而其他主要貨幣的佔比變化則表現爲停滯、甚至顯著下降。
儘管中美間缺乏戰略互信,而且雙方都想改變原來在貿易、金融領域的格局,但是到目前爲止,中美各自的優勢地位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甚至各自的優勢還有所增強。
中美經濟“橋樑化”而非脫鉤
結合上述背景,我並不同意中美“脫鉤”的提法。怎麼看未來的中美關係走勢?首先,中國對美國金融的力量有依賴,這種依賴仍然比較穩定。其次,美國對中國貿易的依賴也同樣穩定。過去這些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逐漸轉變爲對越南和墨西哥等國的逆差,但這些國家對華貿易逆差也在大幅上升。這意味着,美國貿易逆差的來源發生了表面上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也可以稱爲“橋樑化”,即從原來中美之間直接的、雙向的全球化,轉變爲一種需要第三方的全球化狀態。好比一對夫妻感情變淡了,開始時還能直接說說話,後來變成需要找一個第三方作爲傳話的媒介才能對話。
因此,全球化的重構不能簡單地歸納爲“中美脫鉤”。到目前爲止,中美經貿關係很大程度上還是處於“橋樑化”的重構狀態中。當然,美國是有一些力量想真正推動脫鉤,但是這種力量也會受到經濟規律的制約,比如企業追求利潤、金融市場擔憂通脹等等。從宏觀經濟上來看,美國通脹粘性較強,這對於推動“中美脫鉤”是一個較強的制約因素。
繞道投資使ODI增量被嚴重低估
在中美關係“橋樑化”的背景下,隨着我國產業鏈外遷和對外投資的不斷加速,很多人擔心我國在這一過程中會“失血過多”。
如果把產業鏈看作一個水池,池子中有兩根進水管,分別是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和外國直接投資(FDI);還有一根出水管是對外直接投資(ODI)。關於這“三根管子”的影響和作用,結合我們最近在東盟和墨西哥等地做的調研發現,我國FDI的降速被誇大,ODI可能被低估。
目前國內固定資產投資還比較強,特別是從製造業投資來看。剔除掉房地產因素後,我國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的表現相對好一些,民營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仍比較高。
爲什麼說我國ODI被低估?先來看墨西哥的國別案例。根據官方數據,去年流向墨西哥的ODI約爲2億到3億美元的量級,而我們調研發現,這一數量可能是20到30億美元的量級。有的人會想,這種差異是繞道投資導致,但是繞道投資只會改變投資的國別結構,但不會改變投資總量,因此蛋糕的大小不會改變,只是資金的國別流向有差異。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根據官方數據,我國2023年對外投資增速爲11%,這個增速比較溫和。但是調研當中,一些代表性的國家反映,2023年我國的ODI是過去幾年來的總和。這部分ODI主要是綠地投資。綠地投資與產能關係密切,會直接導致東道國生產能力、產出和就業的增長。我們一些地方調研看到是這樣的情況,有的地方招商負責人表示,做了二十多年的招商工作,從未見過2023年以來這樣火熱的情況。
官方數據是經過認真統計得出的。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別?具體原因很多,來自中國的資金繞道到其他國家註冊後,會獲得更多的資金來源,比如未匯回、留存在境外的利潤,以及在國外上市、發債、貸款等渠道獲得的資金,這些加在一起的數量相當可觀。不過國,儘管ODI流出很多,但國內的新興行業也在蓬勃發展,進水管進水的速度很快,還是快於出水管的速度,甚至有些到海外的投資又迴流了(中資、外資企業都有這方面的案例),所以中國在全球的製造業地位仍然穩定。
做好自己的事仍然是應對挑戰之根本
既然製造業發展得這麼好,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爲何這麼難?
從就業來看,全國三次產業就業人數在7-8億之間。我國製造業就業從2012年開始見頂,就業年均下降280萬左右,到2020年以來開始趨穩。按照歷史規律,製造業的增加值佔比和就業人數都下降,這是一個正常的變化走勢。因此從就業佔比能看出來,2020年以來,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是比2020年之前的歷史趨勢還要強。
從服務業來看,同樣是2012年到2019年,服務業就業持續增加,每年增加約800萬,抵消製造業的降幅後還能淨增500多萬就業。可見服務業是吸引就業的支柱。但是2020年疫情暴發後,服務業就業年均800萬的增量不復存在。到2022年,服務業就業甚至還減少了1200萬。2023年疫情結束後,服務業就業很快就出現V形反彈,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這也意味着,過去3、4年,服務業就業基本沒有增加。這和疫情前年均增長800萬就業的走勢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因此近幾年的就業形勢,服務業就業該增加的沒有增加,製造業該減少的也並沒有減少。兩者加總之後,就業數量的增長仍然明顯低於疫情之前。而吸納新增就業、尤其是大學生就業的主渠道還是服務業。從這個角度可以理解,我國當前面臨的就業、收入爲何不及預期。這些壓力進一步傳導到其他領域,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可見,中國經濟的困難和主要挑戰,並不在製造業領域,也並不在產業鏈外遷。今天我講了兩個“不變”是想說,最主要的挑戰還是來自國內經濟領域,做好自己的事仍然是應對挑戰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