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資本市場信心復甦,需依賴理性而非情緒
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正變成市場的一種顯性策略表達。
最近多家華爾街金融機構頻頻對中國市場發出積極信號,看多策略讓2月以來的中國資產表現十分亮眼。這被看作是以DeepSeek等人工智能的橫空出世,觸發了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重估。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面臨信心不足,損失規避而非風險尋求成爲國內資本市場的主要交易策略。DeepSeek給市場帶來的最顯著變化是,在國內AI等領域正萌發着一種風險尋求的積極變化,DeepSeek讓中國的創新發展資源被世界看見了。
被看見,在資本市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策略。創新資源和努力被看見,提高了人們對這些向上資源的判定概率。這引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講好中國創新敘事對中國資本市場下一階段發展是很重要的。不論是美股的AI敘事,還是華爾街機構集體看多中國資產,都是值得借鑑的典範,因爲講好故事帶來的價值發現,纔是市場真正的核心競爭優勢。
外資看多爲中國資本市場抵禦關稅風暴的不確定性,提供了良好的敘事結構,且DeepSeek將風險尋求帶入了中國資本市場,激勵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擺脫損失規避效應,在小概率的可能性事件中去追逐收益,部分地擡升着市場的風險溢價交易策略。顯然,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故事才能真正驅動市場的風險尋求,而單純的政策刺激可能會強化市場主體的損失規避情緒,因爲市場信心需要外力的政策驅動,這本身給投資者展示的就是市場缺乏內穩性,這無疑會加重市場的損失規避策略。
被看見,就是將自身的閃光點以市場更能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這不僅需要自身擁有敢闖敢幹的好奇心驅動的創新冒險資源,更需要一種合適的表達方式。要讓諸如DeepSeek等中國創新資源煥發出熱能,尚需要制度和政策的開放包容空間,需要政府相關監管部門斧正自身權責和權力邊界,還市場更多的自決權和發展空間,唯有如此才能使更多的中國優質資產被發現、被定價。
資本市場要有效支持創新創業,首先需要進一步完善註冊制,在不斷健全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同時,適度放鬆資本市場的市場準入,讓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拓寬創新創業企業的融資渠道,提升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能力,讓更多的創新資源被看到,被定價。其次,不斷拓展政府採購市場的准入門檻,讓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擁有參與政府採購市場的資格,通過渾厚的政府購買力,用市場化手段支持中國創新發展。再次,完善市場準入和負面清單制度,真正落實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原則,爲中國的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市場可行空間。
當然,被看見和講好中國資產的故事,用放大市場情緒交易和表達的方式營造市場激勵約束框架機制,是一種短視的做法。投資本質上是一種反人性的交易行爲,戰勝人性的貪嗔癡,才能真正帶來整個市場的健康成長,讓更多的市場交易暴露在情緒表達的範式裡,給市場帶來的將是極度的不穩定性,並加劇市場資源的錯配以及使市場陷入零和甚至負和博弈。因此,警惕市場噪聲,引導投資者甄別情緒交易,幫助投資者克服人性的不足,將投資者拉進自身認知範圍之內進行交易,纔是資本市場體制機制健康發展的核心體現。
當前是否迎來中國資產的折價率修復時刻,單憑DeepSeek這一爆款產品的表達,並不足以證明中國的創新資源都能在市場被看到,以及中國創新土壤足以襯托起持續的創新發展。
要讓中國創新資源成爲確定性表達,還需要中國資本市場爲創新企業營造適合生長的土壤,否則情緒交易的熱浪過後,市場終將是滿地殘骸。
爲此,在市場被情緒交易表達籠罩時,應及時提醒投資者要在其認知範圍之內行事,爲投資者提供可自由選擇的冷靜機制,以及合法權益的保護機制,激勵投資者理性審視自身的風險可承載能力與風險管控能力。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噪聲是最殘酷的市場絞肉機,市場情緒交易聚集的更多是貪慾而非市場信心和信任。信心和信任的土壤則需要理性之水澆灌,才能結出價值重估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