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更新帶來增量市場,跨國醫械企業如何蓄力掘金?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近年來,隨着整體創新實力不斷增強,全球創新要素逐漸向我國聚集,有力推動了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爲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的高技術產業,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在政策紅利釋放、企業創新加速等驅動下,實現飛速發展。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質生產力”被首次寫入。作爲我國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醫療器械產業既包含了高端製造所代表的新興力量,又囊括了醫療健康所代表的未來產業,是塑造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
在此背景下,各大跨國醫療器械企業紛紛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深度佈局“中國製造”,本地化戰略全面發力,中國市場也爲跨國醫療器械企業提供更多機會。但在“新質生產力”不斷成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關鍵驅動力背景下,面對國產升級加速、集採常態化等挑戰,跨國醫療器械企業如何爲新質生產力蓄力?跨國醫療器械企業如何走穩“本土化”戰略,持續拓展市場規模?
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全球領導委員會成員王皓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採訪時表示,“新質生產力從本質上講,是以科技創新來推進產業創新,以創新帶動高科技、高質量、高效能。在這個過程當中要不斷地推動臨牀創新、醫工轉化,還有數字化創新。”
“創新不是‘單打獨鬥’,而是需要生態圈的共同努力。這也完全符合國家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內容。通過數字化創新,也可以促進中國醫療服務行業轉型、擴大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王皓補充強調。
醫療器械市場擴容
隨着全球新冠疫情影響逐漸消退,院內診療活動恢復常態,這也意味着對醫療器械需求也會持續增加。2020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77.4億人次,這一數據在2023年達到95.6億人次。
王皓分析,“現階段市場面臨經濟和需求挑戰,但長期來看,隨着老齡化加劇、中國中產階級支付能力不斷提高,在國家醫保和健康中國戰略推動下,醫療作爲老百姓福祉的最重要部分,向好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此外,國務院於3月7日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也指出,加強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目標到2027年,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7.1萬個,較上年增長3.8萬個。中信證券研究部醫療產業組推算,在此次醫療設備更新升級推動下,我國5000億元級醫療設備更新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未來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狀態。
“從總體信號上來看,‘以舊換新’政策的提出可以有效拉動醫療設備更新‘內需’。”在王皓看來,通過設備換新,還可以帶動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臨牀價值的提升,對醫療設備行業以及相關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增長機會。
在換新解決方案上,作爲醫療設備廠商,王皓表示,正在想辦法利用自身的產品和技術優勢,爲客戶提供更先進、更經濟、更節能的解決方案,提高整體“煥新”效率和投入產出比。
“對於已經裝機的設備,不論是西門子醫療的產品還是其他品牌,我們會根據現有場地,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煥新。包括從老舊設備更新成帶有AI輔助功能的臨牀檢查新設備,幫助提高臨牀檢查效率;或者將原本主要用於臨牀試用的設備原地升級成能夠開展科研、更高端的設備。”王皓進一步解釋。
此外,更換後的舊設備如何處理?王皓相信政府後期也會拿出相應的處置辦法,“當然,作爲廠商也同樣可以考慮,這些舊設備是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拿出一系列技術方案進行更新後舊產品的處置。”
如何蓄力發展?
在醫療設備領域,國內企業的崛起、相較以往更爲嚴格的進口產品採購規範,以及中國市場廣闊的醫療需求空間,推動跨國械企加快“本土化”腳步。
以西門子醫療爲例,王皓指出,在生產端,一方面,從全球產量上看,西門子醫療在上海和深圳生產的產品超半數銷往國外。另一方面,西門子醫療供應鏈本土化率超過80%。同時,西門子醫療對於國產化的定義還包括本土創新,未來將更多依靠中國本土智慧反哺全球需求的產品。
“例如在2023年北美放射學會上,西門子醫療推出一款全新的高端雙源CT設備,設備的整體設計理念、產品設計、項目談成都由中國團隊完成。該款產品原先設想針對中國市場,但甚至符合全球需要。這樣的案例未來會越來越多。”王皓舉例說道。
由此看來,促進醫工轉化仍是跨國醫療器械企業加強本土核心競爭力的重點之一。如何切實落地醫工轉化?王皓分析,推動醫工結合,強化初創公司、產業、科研單位和臨牀醫生合作轉化,將臨牀創新想法轉變成工業化解決方案,真正造福臨牀。
但有別於其他行業,醫療器械門檻較高,行業監管與法規較嚴,在產品上市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因此,平臺搭建、資源整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構建創新生態圈歷來也是各大跨國醫療器械企業深耕本土的重要一環。
21世紀經濟報道注意到,在今年的CMEF展會期間,上海電氣將發佈三款新品,西門子醫療參與其中研發。王皓直言這不可避免會和現有的生產線衝突,但雙方可以相互配合,共同滿足不同市場。
這也是跨國醫療器械企業選擇合作伙伴的側重點。“一方面,通過合作,西門子醫療可以助力上海電氣作爲本土醫療設備供應商的成長。另一方面,上海電氣在基層醫院有非常好的覆蓋,合作也讓我們在未來可以更好地觸及和賦能基層醫療單位。”王皓解釋。
而在技術端,隨着AI的進步,王皓認爲未來影像設備包括從診斷到最後做治療決策的各個環節,AI將提供大量支持,如幫助醫生提高診療效率和診療精度,縮短患者就診等待時間,降低患者就醫成本等,同時AI可以被用於相關教育與培訓。
“但AI技術的邏輯是需要長期持續的大數據訓練,涉及將醫院數據連接到雲端。在設備端,數據隱私安全相關問題是全球面臨的問題。”王皓分析,未來解決方案更多是基於通過機器升級或解決設備問題,而形成的在醫院內部的解決方案,包括定期遠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