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工資比不上一條廣告,誰偷走了我們的努力?

抖音博主“羊毛月”因一則嘲諷00後找不到工作的視頻陷入了輿論漩渦的中心,幾天內掉粉近百萬。儘管他隨即刪掉視頻併發佈道歉,但其所引發的風波並未就此停息。

一位中央財經大學的碩士將羊毛月的嘲諷比喻爲“吃肉還故意吧唧嘴”。言外之意是,作爲一個擁有北京戶口、起點比別人高、選擇比別人多、努力比別人少、享盡各種紅利的人,悶聲發大財也就算了,竟然還得意洋洋地將大多數人的困境當作取笑的談資。

反觀這位碩士呢?一個從山西小縣城走出來的“小鎮做題家”,靠着寒窗苦讀考上雙一流大學,在北京工作兩年,每天“站”四個小時地鐵,早上七點出門,晚上十一二點回家,住着三千塊錢的老破小出租屋,除去支出,每月結餘一兩千塊錢。但即便這樣,她還是因爲公司效益不好被裁員或因公司發不出工資而辭職,導致先後三份工作都幹不長久,如今在北京生活都困難。

如果把她的境遇視作當下社會中普遍現象的縮影,那麼可以看出,人們之所以因爲羊毛月的嘲諷而憤怒,除了反感他這種上位旁觀者所表現出的冷漠態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這件事發生之前,網上已經充斥着各種對工作難找、薪資低強度大的吐槽,但那更多是一種對自身處境的無奈。而當羊毛月的話一出口,在意識到普通人與網紅收入的巨大落差之後,人們則不由產生了一個疑惑,就像那位碩士說的,她明明已經非常努力了,可爲什麼早出晚歸一年下來,工資卻還沒有網紅一條廣告高?

有人可能會說,一般人一年的工資沒有網紅一條廣告高不是很正常嗎,這有什麼可抱怨的。

對,這話沒錯,在眼球經濟的時代,網紅的價值由供需關係決定,是合理合法的存在。頂尖網紅的賺錢能力在全世界都非常誇張,單條廣告的費用動輒百萬美元,別說普通人一年的工資了,很多人恐怕一輩子也賺不了這麼多錢,這不稀奇,也沒必要指摘。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描述這種理想的道德關係時,有一個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在相對正常的社會中。什麼意思呢?就拿同樣擁有誇張賺錢能力的富豪來說明吧。

富豪的最大特點無疑是少數人掌握着大多數的財富,這是很多社會弊病的直接原因,比如貧富差距。但一個正常的社會卻允許他們的存在,不僅僅是因爲富豪是制度設計的必然結果,也不單單是由於富豪扮演着重要的社會角色、發揮着巨大的社會作用。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一個正常的社會中,儘管存在貧富差距,但人們的感知卻不明顯。富豪可以開遊艇、開飛機,過上極其奢華的生活,普通人也可以有車有房有錢有閒,過得比較舒適。相對的,高收入階層所繳納的高稅收往往還能通過合理的財富再分配來支持那些低收入者,讓他們也能夠活得體面尊嚴。

在這樣一個社會中,階級流動通常會變得沒那麼難,努力的意義也就體現了出來。因此,人們相信個人奮鬥,也爲通過這種途徑創造財富而感到驕傲。當社會對財富創造有了普遍認可,富豪就成了這一精神的直接證明,是一種努力獲得回報的榜樣。

既然能過上還算不錯的生活,努力所獲得的回報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財富與出身的差距,那麼大多數人便不怎麼仇富,對富豪以及其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容忍度也較高。

反過來,如果是一個不正常的社會,富豪雖然依舊能過上奢靡的生活,但普通人或許就只能像那位中財碩士一樣,再怎麼努力也沒用,別說舒適的生活,連勉強餬口都要拼盡全力才能做到。

富豪們掌握着社會的大部分資源與財富,普通人卻不能因此得到半點好處,被壓榨剝削不說,還要承受貧富差距所帶來的經濟,請問,在這樣的社會,人們怎麼能不抱怨?怎麼能不憤怒?怎麼能不感到疑惑呢?

說到底,羊毛月的視頻不僅僅嘲諷了00後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更是無意間捅破了一層顯而易見的窗戶紙,引發了人們對自我價值的懷疑。

因此,大多數人的強烈反應本質上並不是針對他本人,也不是嫉妒他的高收入,而是一種對社會分配不公的情緒宣泄,即俗話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雖然這不是當下社會問題的唯一結症,但卻是很多問題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