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城!CBA最佳外援的含金量還在漲
場均21.8分11.3籃板4助攻,這看起來並不像是CBA最佳外援該有的數據。
場均33.3分5.5籃板7.7助攻的高登,場均30.5分6.3籃板7.1助攻的布萊克尼,明顯在數據上看起來更炸裂;同爲內線的大衛-詹姆斯亦有場均26.5分13籃板2.7助攻的效率。
但是,後面三位所在的球隊要不就早早墊底,要不就離季後賽棋差一着。我們在評判一名球員時,總是要考慮他們所處球隊的背景,世俗觀念下,在強隊打出來的數據總是要比在弱隊刷分更有含金量一些。
而且,如果我們給薩林傑乍看之下不算驚豔的數據加上前綴條件——他的場均21.8+11.3+4是僅僅出場不到27分鐘完成,你大概會對這份數據有完全不同的認識。
薩林傑榮膺CBA常規賽最佳國際球員
CBA最佳外援這份榮譽,薩林傑當之無愧。因爲我們不是在評選最會刷數據的外援,而是在評選最能夠給球隊創造價值的外援。
薩林傑本賽季只用了聯盟第25的使用率,打出了同位置最好的助攻率,並且失誤率和真實命中率都屬於同位置的頂尖水平。比起單純的數據堆積,這項對比似乎更能凸顯薩林傑的價值。
深圳男籃的小外援本賽季走馬燈似的的換了一輪又一輪,達里爾-梅肯因傷賽季報銷,喬萬-諾瓦克打了6場就取消了註冊資格,達柳斯-亞當斯在賽季末被換掉,季後賽開打前簽下來的凱瑟-希爾更是沒有時間融入球隊體系。
到最後,還得指望薩林傑。
深圳隊對於薩林傑的依賴程度肉眼可見,儘管常規賽的出場時間被控制得很好,可是到了季後賽立馬變成了拉磨的驢,場均44分鐘意味着薩林傑基本上沒法歇。
與表面上懶散胖子的形象有別,薩林傑在賽場上可以被冠以勞模的稱號。甚至深圳男籃有很多回合,只要球不過薩林傑的手,他們就組織不起什麼像樣的攻勢,大多數時候只能以離譜的失誤結束進攻。
而且只要球不找薩林傑,讓本土球員去處理進攻,深圳男籃會很容易自亂陣腳,領先優勢就會被迅速蠶食。
如果你有認真看過深圳與北控的這輪系列賽,大概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薩林傑是真的什麼都幹,從後衛打到內線,從進攻覆蓋到防守。
外線傳遞的工作,薩林傑要做
內線防守的工作要做
保護籃板要看薩林傑
先是補防蓋掉陳國豪,隨後跟進反擊投進三分
這球又是同樣操作,先是協防破壞費爾德進攻,然後快下打成2+1
與表面上懶散胖子的形象有別,薩林傑在賽場上可以被冠以勞模的稱號。甚至深圳男籃有很多回合,只要球不過薩林傑的手,他們就組織不起什麼像樣的攻勢,大多數時候只能以離譜的失誤結束進攻。
而且只要球不找薩林傑,讓本土球員去處理進攻,深圳男籃會很容易自亂陣腳,領先優勢就會被迅速蠶食。
G1第一節,深圳原本大比分領先,但這時候隊友似乎忘記了薩林傑,北控趁機縮小分差
雖然打團隊籃球是絕對的政治正確,但深圳男籃好像沒這個資本?他們只能把球給薩林傑,然後期待他解決問題。
像這樣的1打2司空見慣
顧全未能把握機會,薩林傑強攻打成2+1
對陣北控男籃的G1,薩林傑拿到了33分8助攻,這兩項數據分別佔全隊比例的31.1%和30.8%。而深圳男籃G1採用的是10人輪換,這是不是就意味着薩林傑一個人幹了三個人的活兒?
G2的情況更是有過之無不及,薩林傑的37分佔全隊總得分的39.4%,7次助攻佔29.2%,22個籃板更是佔據了全隊籃板球的43.1%。這幾乎是一個人頂四個人在用。
640 (3)
而北控男籃拿下G2把系列賽拖到決勝局也正是利用了深圳男籃過於依賴薩林傑的習慣。他們通過陣容深度的優勢輪番消耗薩林傑,廖三寧、費爾德頻繁的擋拆調動薩林傑,而王少傑、鄒雨宸,以及季後賽重新得到信任的陳國豪,三名內線以車輪戰的方式頻頻衝擊籃下,目的就在打掉薩林傑的體能條。
薩林傑遭遇重重防守
深圳男籃嘗試過讓薩林傑下場,但每當後者下場,衆志成城的北控男籃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猛衝內線,被衝爛的籃筐意味着薩林傑不可能在板凳上停留太久,凱瑟-希爾整個系列賽場均只有2分鐘也告訴我們這支球隊實在是離不開薩林傑。
薩林傑剛下場,深圳男籃的後場籃板就被衝爛了
G2的薩林傑出場47分鐘,等同於打滿全場。體能槽打空的他罰丟了關鍵罰球葬送比賽,而像他這種級別的球員在罰球線上吃癟,基本就是因爲太累了......
當深圳男籃敗走北控主場,你很難不問一句——難道這支球隊除了薩林傑就沒別人了嗎?
事情在G3悄悄發生了變化,雖然薩林傑還是體能拉滿打了44分鐘,可是他的31分只佔全隊總得分的26.5%,15個籃板只佔全隊的31.3%,8次助攻也只是球隊總助攻的22.2%而已。
得分、籃板、助攻,這三項數據佔全隊的比重均是系列賽新低,這意味着深圳男籃的其他人替薩林傑分擔了壓力。至少在這一場他不需要幹3到4個人的工作了。
賀希寧G3開場強硬的攻擊展示了態度,盧鵬羽第一節就拼到4犯,全場9投9中23+12的沈梓捷也終於硬了起來。替補席上送出8次助攻的奇兵馮欣,也讓薩林傑減少了一條龍解決問題的頻率,把體能用到刀刃上。
CBA球隊使用外援的最佳模式永遠都不是大包大攬,而是讓外援作爲基礎體系的昇華,拔高上限。
使用薩林傑亦是如此,比起讓他無時無刻都處於全馬力開動的狀態,球迷也許更願意看到常規時間有本土球員撐起舞臺,戰況膠着的時刻才讓薩林傑站出來解決問題。
G3的深圳男籃打出了類似的感覺,薩林傑無處不在的觀感被壓縮,取而代之的是在充滿含金量的時刻,你始終能看到薩林傑砍硬分的身影。如果沒有他上半場結束前回應陳國豪和廖三寧的兩記三分Answer ball,也許深圳隊也沒法在下半場吹起逆轉反擊的號角。
這也是深圳男籃應該打出的化學反應,如果他們只是單純的榨乾薩林傑,那麼接下來遇到遼寧隊也毫無勝算。因爲常規賽的兩次交鋒已經有過先例,雖然薩林傑兩場打了遠超平均出勤率的34.5分鐘,但面對莫蘭德、韓德君、李曉旭的車輪戰,終歸是雙拳難敵六手。
只有像對陣北控的G3一樣,除了薩林傑之外還有5人上雙,那麼深圳男籃才能夠匹配到衛冕冠軍的強度。
有趣的是,薩林傑其實和遼籃也有一段淵源。去年遼寧一度傳言要引進薩林傑替代莫蘭德,這樣的流言甚至氣得莫蘭德在社交媒體上語無倫次。
而這不正是對薩林傑的最大認可?
薩林傑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在CBA打球,我找回了對籃球的激情。”
薩林傑當年到CBA正處於事業的低谷,他被最高水平的籃球舞臺所拋棄,場外也醜聞纏身,即便來到深圳隊,最初也只是作爲蘭佩的備胎存在而已。
外援雖然是CBA競技塔尖的主要構成部分,但在中國球員作爲基本盤的語境之下,外援始終都更像是臨時工一樣的存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那些能夠建立化學反應,甚至在一支隊伍終老的外援,終歸是少數。
自2017-18賽季來到深圳隊之後,薩林傑就沒有穿過其他CBA隊伍的球衣。儘管中途有因爲腰傷和家庭原因暫別球隊的插曲,但5個賽季的合作在CBA實屬不易。
2018年,薩林傑的到來幫助深圳男籃打到了四強。然後是八強、四強。薩林傑離開深圳的那兩年,這支球隊也走到了戰績的低谷,2020年他們無緣季後賽,2021年止步首輪。
隨着薩林傑迴歸,深圳男籃在2022年重回八強,去年他們更是重回四強行列。今年,還能再上一個臺階嗎?
有薩林傑,這一切也許並非空談。
不論他們能否擊敗遼寧,32歲的薩林傑肩扛深圳男籃走到這一步,好像越來越有“一人一城”的味道了。
一座CBA最佳外援的獎盃,或許會成爲薩林傑紮根這裡的引線。而深圳這座大城市,不論是在籃球還是在生活,也足夠包容下薩林傑這個異國他鄉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