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品 強勢演出
高盛看好今、明兩年印度企業獲利,建議趁勢逢低佈局相關商品。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際股市持續受關稅戰影響,不過觀察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近一週前十強,以印度相關基金表現最爲強勢,遠超越臺股大盤的1.0%。法人建議,高盛預估印度企業獲利2025與2026年將分別成長12%與15%,不論在亞洲或全球皆居前茅,可趁勢逢低佈局。
根據CMoney統計至21日,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共計804檔,近一週績效表現前十強依序包括:羣益印度中小、羣益印巴雙星、羣益大印度、野村雙印傘型基金之印度潛力、瀚亞印度、元大印度、臺新印度、摩根新興日本、元大新興亞洲、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績效介於3.3%至7.7%之間,更是優於臺股大盤,表現相當強勢。
羣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整體上,印度經濟仍保持在擴張水準,基本面穩健無虞,至於通膨則續降,CPI年率可望朝4%前進,由此推測央行將有降息空間。
此外,政府減赤進度仍待觀察,不過另一調高所得稅級距以及免稅額度的措施有利於一般民衆,料將進一步刺激內需消費,有助爲印度股市提供支撐,大盤料將有回穩契機,短線逢回不失爲建立中長期佈局之契機。產業方面,現階段可留意原物料與消費類股表現。
臺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分析,川普對全球展開對等關稅動作,對於印度而言,印度受貿易戰風險相對低,因爲印度近年受惠於友岸外包,對美國出口增加310億美元,約佔美國進口增量的5%,遠不及其他國家。
川普上任後關稅議題風險較低,且印度佔美國進口總額僅2.8%,美國佔印度出口佔比也只約15%,貿易戰潛在影響程度小;僅軟體服務與製藥產業的美國營收佔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