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基隆新山水庫75只黑鳶幼鳥齊飛 超罕見場面壯觀登場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日前在新山水庫觀察鳥類生態時,恰好目擊至少75只黑鳶同時間出現,沈表示這是學會成立以來,同一時間在基隆記錄的最大量情形,非常震撼,也相當罕見。(沈錦豐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日前在新山水庫觀察鳥類生態時,恰好目擊至少75只黑鳶同時間出現,相當罕見。圖爲黑鳶休憩情形。(沈錦豐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黑鳶是基隆市的市鳥,在海洋廣場也常常能見到牠們飛翔的身影。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日前在新山水庫觀察鳥類生態時,恰好目擊至少75只黑鳶同時間出現,沈表示這是學會成立以來,同一時間在基隆記錄的最大量情形,非常震撼,也相當罕見,且族羣與基隆港的不同,後續需持續觀察。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日前在新山水庫觀察鳥類生態時,恰好目擊至少75只黑鳶同時間出現,沈表示這是學會成立以來,同一時間在基隆記錄的最大量情形,非常震撼,也相當罕見。(沈錦豐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沈錦豐表示,25日中午11時20分左右,他在新山水庫看到黑鳶先有幾隻飛往對面,後續又有許多黑鳶跟着一起齊飛,在山谷中盤旋非常壯觀,根據影像估計至少有75只黑鳶,數量相當多。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日前在新山水庫觀察鳥類生態時,恰好目擊至少75只黑鳶同時間出現,相當罕見。圖爲黑鳶飛翔情形。(沈錦豐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沈錦豐說,他仔細觀察後,鳥類品種都是黑鳶,大多是幼鳥,是野鳥學會成立後在基隆記錄到的最大數量,又與大家常見盤旋在基隆港上空的族羣不同,該景象十分罕見,能拍到大量羣飛畫面相當珍貴。
沈錦豐指出,由於現場大多是幼鳥,從飛行姿勢、季節與地緣關係研判,很有可能大部分是遷移性的候鳥,也讓他想起黑鳶「小茄子」的故事。小茄子是2020年在屏東某處茄子園墜落,被農民發現後送屏科大救治,臨牀判斷爲老鼠藥中毒,由屏科大救傷成功後順利放飛。
當時在小茄子身上裝了衛星追蹤器,後來也驗證成爲臺灣第一筆度冬的黑鳶紀錄。因此沈研判,在新山水庫出現的這批黑鳶,可能是許許多多的「小茄子們」,不過這些都只是初步推論,還要深入調查才能確認實際生態狀況。
沈錦豐指出,鳥會在臺灣長期記錄黑鳶生態,發現每年冬季過後,黑鳶數量有減少的情況,研判有一部分族羣,可能是爲了過冬,屬遷移性的候鳥,來臺度冬後遷移離開,但繁殖區在哪還不確定。新山水庫這羣黑鳶也並未在水庫夜棲,懷疑是在別處與原有的在地黑鳶族羣夜棲,至於會有多少離開或留下,還需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