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好東西》:輕盈可愛又有趣的新型國產片
館館
三年前,《愛情神話》的豆瓣評分高踞8.1;三年後,《好東西》再創高峰開分高達9.1,新人導演能拿下這樣佳績的可不算多見。在11月院線的淡季,《好東西》的出現更是爲之增色不少。
從首作《愛情神話》可以看出,導演邵藝輝確實擅長“女人戲”,三位性格迥異的女性角色被她拍得各有風情又不失靈動。而到了《好東西》,背景依舊設定在上海,依舊延續了輕喜劇的風格,但當故事的核心聚焦在三個女人身上,邵藝輝的作者性特質就發揮得更加灑脫自如。
新的影像表達總會經歷磨合期,一如《芭比》被審判懸浮和說教,《好東西》也被說成是大型脫口秀,似乎每個角色都在口述金句,不夠生活化,缺乏“電影感”。然而全片最受讚譽的一場聽聲戲恰恰是“視”與“聽”的完美結合,並且真正做到了將生活的點滴融入其中。
單親媽媽王鐵梅被女兒王茉莉質疑抱怨從小帶她最多的是爸爸,而媽媽總是忙於工作而疏於照料她。鄰居小葉是個樂隊主唱,在旁觀完母女二人的爭執後,她跟茉莉分享了自己所採集的樣音,並讓茉莉猜測都是什麼聲音。那些聲音聽起來像風暴、雨滴、轟鳴、雷電的聲音,但背後實際上都是媽媽不被看見的、日常勞作的身影。這場戲全程沒有一句嚴肅說教,卻又如此打動人心。
另一場精彩的重頭戲當屬邵藝輝最擅長的餐桌對談,編導一體的文本優勢在這種對話量極密的戲份裡總能得到最佳的展現。《愛情神話》裡那場老白、前妻、現任三人齊聚的餐桌交鋒就已經被津津樂道過許久,而《好東西》則直接升級成了五人羣戲。
角色越多,關係越複雜,聚集反應就越多變。這場戲從前夫的不請自來開始,而一見到鐵梅家裡出現了新男人,小馬就展開了吃醋模式;再從小馬和茉莉的師生關係,過渡到了前夫與鐵梅教育理念的分歧,順便揭開了他倆離婚原因;而前夫與小葉的不和,從前夫入座時順手分走小葉的面就埋下了伏筆。在聽出前夫句句針對小馬後,身爲小馬朋友的小葉自然挺身而出維護好友,新的對抗就此產生。茉莉身處複雜的關係網,卻擔任起了天真又清醒地捅破事實的突破口,每每開口總能噎得親爹啞口無言。
邵藝輝是“懂得”如何拍電影的,她知曉臺詞應該從什麼樣的角色口中說出最爲安全有效,也知道鏡頭節奏如何調配最爲緊湊喜感,也知道真實的生活該是什麼樣子。在採訪中,導演透露過一個細節:由於王鐵梅家的租金很高,爲此她查證過類似工作經驗會有多少存款,增加了王鐵梅沒車沒房日常消費節儉等細節,才最終定下了租住地點。這些文本之外的細枝末節如今很多編劇都不會再費心盤算,但一旦摸查過,心裡有底了,整個呈現出的效果就會格外紮實。
這也證明了影片裡那些不夠落地的部分其實是創作者刻意將故事與現實拉開距離的藝術化處理。比如,王鐵梅的工作室在劇本里是被安排在一個廢棄商場,原本應該更偏僻破舊雜亂,但最終電影選用了有很多童真擺設的設定。創作者對筆下人物的溫柔憐惜可見一斑。
作者電影的特徵之一就是淡化戲劇衝突,《好東西》裡始終沒有安排亟待解決的重大危機或劇烈矛盾串起主線,幾場小爭吵也都被喜劇或溫柔的手法輕鬆化解了,更多筆墨用在了勾勒人物本身,以及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
王鐵梅年輕時是非常優秀的調查記者,後來轉行去當曾經下屬的手下,爲公衆號寫稿帶貨。她有心氣、有俠氣,路遇小葉被陌生男人尾隨,敢正義凜然上前趕走男人;也有能力、有人脈,能一眼定下更尖銳的稿件方向,“撬”來難採的大牌明星。她是茉莉崇拜的理想主義,也是小葉渴求的母性形象。
而小葉是更明豔的色彩,總是打扮得精緻得體,熱切奔赴一場場即將傷害她的戀情。她依賴愛、渴望愛,爲了愛情不惜付出全部,歸根結底都是因爲太缺愛。儘管小葉會打趣喊王鐵梅“媽”,但小葉和茉莉的關係時常會發生倒錯,她們可以親如姐妹、充當朋友、扮演母女,也會撫慰彼此心靈。正如小葉能敏銳察覺到茉莉的難過情緒,帶她及時遠離困厄;而當茉莉真誠地告訴小葉“我喜歡你的眼睛,你怎麼看我都行”時,小葉童年的那個缺口也終於補齊。
小葉、茉莉、鐵梅三人被生活沖刷到一起,於是順勢構建起了一個茂密的植物體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相互依偎生長,開出輕盈的花,飄進觀衆心裡。《好東西》或許稱不上是完美的、有深度有質感的電影,但它確實是能讓人輕鬆愉快且充滿希望的電影。正如片中那句臺詞“讓你開心的就是好東西”,讓觀衆開心的就是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