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鷹高教機墜海 飛官跳傘獲救
空軍1架勇鷹高教機15日上午因雙發動機失效,在臺東都蘭海域墜海,飛官林瑋及時跳傘獲救。圖爲勇鷹高教機編號1102的第二架量產機。(漢翔公司提供)
勇鷹高教機墜海位置圖
編號1130 ATJ教練機飛安意外時間序
墜海勇鷹(TBE-5A)高教機簡介
空軍飛訓部編號1130的ATJ教練機(勇鷹高教機)15日上午自臺東空軍志航基地起飛訓練,約2分鐘後雙發動機不明原因失效,在臺東都蘭海域墜海;事發時有不少民衆聽聞巨響,目睹戰機如紙飛機般在天空盤旋墜海,幸好飛官林瑋及時跳傘,34分鐘即獲救送醫無大礙。
空軍天安特檢 暫時停飛同型機
這是勇鷹高教機交機後首次發生重大事故,空軍已暫時停飛同型機,實施「天安特檢」,並組成專案調查小組要查明失事原因。
由漢翔公司研製的勇鷹高教機爲近年國機國造的代表,將取代AT-3教練機成爲新一代空軍飛行員的育成機種,自2021年11月開始交機,2023年底成軍,預計2026年完成全數66架交付空軍,目前已交付41架,昨天墜海的1130號勇鷹爲去年5月交機,9個月即失事,且成爲首起失事案例,已爲能否如期全數交機投下變數。
據瞭解,空軍官校102年班、飛行總時間1184小時的34歲少校飛官林瑋,昨天上午單人駕駛雙座型、編號1130勇鷹高教機執行「基本航線投彈」科目。他8時38分自臺東空軍志航基地起飛,2分鐘後在距離都蘭外海5浬處發現雙發動機失效,隨即跳傘逃生,落海時因嗆水短暫昏迷,清醒後爬上救生筏以電話求援,國防部也派遣駐在志航基地的黑鷹直升機搜救,迅速抵達現場,9時14分吊掛成功,返抵志航基地送到臺東馬偕醫院救治。
經醫院初步檢查,林瑋意識清醒,健康狀況良好,但因海上有嗆水、短暫意識昏迷、輕微失溫等狀況,醫院仍進行全身檢查。馬偕醫院急診室醫生鄭宏熙指出,林瑋無明顯外傷,經腦部、胸部X光、腦部電腦斷層等檢查皆未發現異常,但因曾昏迷,須住院觀察。
目擊民衆稱 機身水平盤旋下墜
林瑋家屬下午趕到醫院,代他向社會大衆致謝,並請外界給予空間與時間好好休息。
「那是戰機異常的聲音,平常不會有這個聲音。」報案的張姓目擊民衆說,早上8時39分在家中聽到「蹦」一聲,驚覺有異,立即跑到自家2樓查看,發現都蘭鼻外海有降落傘緩緩落下,馬上撥打電話報案,並開車趕到海邊,約隔了10分鐘,就聽到搜救直升機從志航基地飛來。
另位目擊者林小姐說,平時在家就會聽到空軍飛行訓練的聲音,早上聽到「蹦」一聲,雖然沒特別大聲,但聽起來就是異常聲響,「往海邊看見戰鬥機平行往海平面掉落,一開始還以爲是什麼特別訓練」,隨後看到降落傘在空中及另架戰鬥機(僚機)盤旋飛行,才驚覺飛機失事。
也有目擊民衆形容,勇鷹墜機的姿態不是機頭朝下,而是像紙飛機一樣左右晃,接着「水平盤旋」往下墜。
都蘭海域海流亂 打撈飛機困難
海巡人員說,從臺東市富岡港往北到加路蘭、都蘭這段海域的海流很亂,大原則是往北流,但沿岸流有時會夾雜亂流,往北、往南飄忽不定,只能以戰機落海處爲中心點向外搜尋。當地阿美族人也認爲,這段海域有一條深達約300至400公尺深的海溝,若戰機被流水帶入海溝,加上週邊珊瑚礁羣密佈,恐增加打撈難度。
2020年10月29日由上尉飛官朱冠甍駕駛的F-5E戰機在志航基地起飛,不久即在基地附近的加路蘭上空墜海,朱冠甍送醫不治,因海流亂,機身在隔年4月順利打撈上岸,因此也有當地民衆認爲,勇鷹失事點位於都蘭鼻岸際不遠,與當年F-5E戰機墜落的加路蘭外海屬同海域,且失事點距離岸際約4、500公尺,若風浪持續穩定,也有機會順利打撈。
意外發生後,空軍司令部已通令同型機暫時停飛,實施「天安特檢」。空軍司令部說,墜海的雙座型高教機飛行總時間183小時,目前已編組專案小組,將協同漢翔公司調查以釐清肇因,確維訓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