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神盾:那些保護以色列天空的防空系統
2024年4月13-14日,爲報復大使館遭空襲事件,伊朗突然向頭號對手以色列發動全面打擊。除核心伊斯蘭革命衛隊外,還動員到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民兵組織、黎巴嫩的真主黨游擊隊,以及也門胡塞武裝共同進退,策動出一場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現代化飽和攻擊。
然而,以色列人憑藉遙遙領先的防空網絡,輕鬆將絕大部分導彈和無人機攔截。這裡就爲大家梳理下具體型號,以及這些尖端裝備的大致參數。
早在20世紀末,以色列已坐擁中東地區的最強空軍力量,卻在預防戰略武器方面相當乏力。與之相對,周遭的阿拉伯國家基於蘇式建軍思維,紛紛購買飛毛腿短程彈道導彈。不僅在兩伊戰爭中頻繁亮相,稍後還因海灣戰爭爆發而落入特拉維夫市區。雖然只炸死1人,卻對民心士氣造成巨大沖擊。
事後,以色列急忙從美國購買愛國者防空系統,同時改進早年引進的霍克中程防空導彈。但對兩者的性能都有所疑慮,更擔心蘇俄進攻性武器的全面擴撒速度。故而主動找波音公司合作,着手開發自己的箭式防空系統。
1990-93年間,首批箭1防空導彈開始試射,這也是以色列人首次嘗試研發區域反導武器。由於缺乏經驗和必要技術儲備,一系列的實驗都不成功。要麼是擔心導彈可能偏離軌道而故意自毀,要麼是由於零部件故障而臨空爆炸。甚至會被地面控制的計算機故障拖累,出現卡彈而無法點火的尷尬情況。直至1994年,才勉爲其難的命中一次靶彈。
另一方面,箭1防空導彈的設計本身也遭人詬病。由於採用兩級固體推進,所以彈體總長爲7.5米、彈體直徑更是有1.2米,重量約爲2000公斤。儘管具有矢量推進能力,卻仍舊被吐槽爲過於笨重。加之當時的以色列已採購愛國者系統,便不再對這種區區50公里射程的半成品感興趣。
此後,以色列軍方着手重新設計更小、更快、更致命的箭2防空導彈。經過前後三年的改進,終於到新世紀初產出成果。在2001年的安納托利亞之鷹演習中,嶄新的箭2成功命中100公里外的模擬目標,從而確定具備實際部署能力。但以色列人對此並不滿意,近乎瘋狂的追加各類性能修補,包括可探測500公里範圍的青松相控陣雷達、金柚子先進指揮控制系統部、高達9馬赫的飛行速度,以及近有1300公斤的彈體重量。直至2011年前後,具備攔截大氣層外目標能力,乃至精準可以僅用撞擊去摧毀來襲導彈。
2017年3月17日,箭2導彈首次參加實戰,就成功擊落了一枚向本國戰機發射的敘利亞S-200防空導彈。儘管這裡案例看着有些奇怪,但只要瞭解以色列人爲箭2導彈安排的“專業陪練”,就不會對此感到有任何驚訝。事實上,當初被放棄箭1導彈,就在後來被大量改造爲模擬靶彈。換句話說,就是用今天的自己打敗昨天的自己,對付1967年服役的S-200自然不在話下。
與此同時,以色列人已同步開始箭3防空導彈的研發工作。由於依靠嶄新的超級綠鬆雷達引導,所以僅射高就有100公里,而其實際攔截範圍會比該數值更遠。雖然彈體重量增加到1700公斤,但飛行速度卻比箭2還更快一些。而且只依賴直接撞擊的方式損毀目標,並具備相當可觀的反衛星能力。這讓以色列成爲少數幾個具備初級太空作戰能力的國家,並且能利用手頭的技術儲備去提升盟國防空網絡。
2023年,由於加沙地區的事衝突爆發,以色列頻繁遭到胡賽武裝的彈道導彈襲擊。然而,由箭2和箭3導彈構成的防禦網絡,卻很順暢的將來犯之敵都鎩羽而歸。首先是在10月31日,一枚箭2成功攔截了從也門發射的遠程彈道導彈。由於攔截髮生在大氣層外,因此被認定爲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太空交戰。接着在11月9日,箭3又成功攔截一枚從也門射來的導彈。至此,幾乎沒有人再懷疑箭式反導防空系統的真實能力。
當然,箭式反導系統的價格相當昂貴,動輒百億的運營成本勢必要節約利用。同時,以色列周邊的潛在敵國更多依賴普通中程彈道導彈。於是,轉爲攔截這類目標的大衛投石索系統就孕育而生。
作爲老式霍克導彈和早期版本愛國者的替代品,大衛投石索自2006年立項開發,到2017年具備完全作戰能力。除以色列本土的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外,主要承包商還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國雷神公司。不僅能對付各類短程或中程彈道導彈,還可以從容面對大型火箭彈、無人機、低空巡航導彈和先進戰機的合成進攻。
根據目前公開的數據,大衛投石索系統的射程在40-250公里之間。由於配備相當先進的過EL/M-2084 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且彈體本身具備7.5馬赫高速,所以繼續走硬碰硬的直接撞擊摧毀模式。而且能有效區分誘餌和實際彈頭,並在末端通過加速來獲取額外的攔截效果。未來還可對接美製愛國者防空系統,實現相互間的數據分享和作戰指揮,從而強化中距離內的防空/反導效率。
2023年5月10日,大衛投石索成功擊落了一枚從加沙飛往特拉維夫的Badr-3火箭。在下半年的全面軍事衝突爆發後,又成功攔截哈馬斯發射的Ayyash-250遠程火箭。這些目標雖談不上又什麼高科技加持,卻都是針對傳統防空武器死角的刁鑽設計。若非大衛投石索系統具備敏銳探測能力,以及高效的快速反應速率,很難有效幹掉這些從8公里範圍突然發難的非對稱武器。
不過,如此先進的大衛投石索系統,卻在近些年被另一款更加接地氣的武器所掩蓋鋒芒。那便是自服役之日起就飽受爭議的鐵穹低空防禦系統。其最初使命,就是攔截從近距離內發射的各類小型彈藥,包括此前從未有人設想針對的火箭彈。然而,特殊且惡劣的地緣環境,迫使以色列人不得不在這方面做到極致。
2004年,以色列國防部針對哈馬斯與真主黨游擊隊,下令研發鐵穹系統。旨在保護城鎮和各類重要單位,免遭小型無制導彈藥的流氓式襲擊。要求能覆蓋150平方公里範圍,重點對付4-70公里距離上的小型目標。五年後,首套實驗系統便成功命中1枚飛行狀態下的喀秋莎火箭。由於打擊對象大都比較袖珍,鐵穹的攔截彈也僅長3米、直徑160毫米、重90公斤。在美國雷神公司的EL/M-2084雷達引導下,通過2.2馬赫速度逼近目標,再以近戰引信爆破摧毀。
2011年,以色列空軍正式宣佈4套鐵穹系統開始進入實戰部署狀態。很快,這種新型武器的效能就得到了實戰檢驗。當4枚火箭彈從加沙城內射向以色列邊境,EL/M-2084雷達迅速捕捉到目標信號,並判斷其中的2枚將具有威脅。最終,塔米爾防空導彈成功完成任務,而任由剩下的2枚火箭掉入無人居住的外圍區域。在這年年底的衝突中,鐵穹系統的攔截成功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5%。
2012年,加沙城的衝突愈演愈烈,巴勒斯坦武裝也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300多枚火箭彈。由於武裝分子往往需要在較遠的安全距離上行動,所以很難保證無制導彈藥的精確率。鐵穹系統則在監控階段就刪選出71個重點對象,並攔截了其中的56枚。隨着更多鐵穹系統被部署到非邊境城市,那些故意拉長射程的遠距離襲擊也開始遭到遏制。到了年底階段,鐵穹的使用頻率也大大增加。雖然由於生產進度問題,此時的以色列方面也僅僅部署了5套系統,但還是完成421次攔截作戰。
2021年,巴勒斯坦地區的再度爆發軍事危機。哈馬斯組織施展傳統藝能,連續向以色列發射4300多枚火箭彈。但鐵穹系統發揮穩定,成功攔截掉大約90%將落到人口稠密地區的目標,還打下1架載有炸彈的無人機。
值得一提的是,鐵穹系統因爲體積較小,甚至可以在普通的巡邏船上安放。例如服役不久的薩爾6級護衛艦,就成功集成了這種先進防禦系統。以色列海軍用其替換老式的巴卡拉1近程防空導彈,與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巴拉克8導彈形成高低檔配置。
顯然,同時裝備箭式、大衛投石索和鐵穹這三大系統的以色列,無疑構建起遙遙領先的防空/反導網絡。若再考慮到尚未完全退役的愛國者2,以及不斷增加射程的海軍巴拉克8導彈,那麼就算自稱全球最佳也豪不爲過。
同時,這些經過實戰檢驗的防空利器,也逐漸收穫到世界各地的大筆訂單。作爲歐洲軍工前者的德國,就在2023年宣佈採購箭3防空導彈,來應付可能來自俄羅斯的戰略武器威脅。一貫與伊朗不對付的阿塞拜疆,同樣考慮過是否要進行採購。在此之前,他們已進口鐵穹系統來強化低空防禦。類似情況還出現在羅馬尼亞身上,他們在2018年進口鐵穹系統,到2023年又下決心引入基於大衛投石索系統的愛國者4導彈。至於其他潛在用戶,更是多到不勝枚舉。每一筆採購都不僅關係到軍備提升,更是政治聯盟、外交合作和文化欣賞的必然表現。
這就怪不得在2024年,面對伊朗方面精心策劃的飽和攻擊,小小的以色列如磐石般巋然不動。需要,伊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彈道導彈作戰經驗最充足的國家,且具備生產多款中程/遠程戰略武器的核心技術。同時,還有相當豐富的非對稱打擊實踐,在無人攻擊機、先進巡航導彈、火箭彈方面都頗有心得。面對他們的組合拳打擊,強如美國都要忌憚三分,何況是地域狹窄、缺乏迴旋餘地的噶爾小邦。
然而,事實確是以色列的軍備水平經受住考驗,國家本身也正被更多勢力所認可。除傳統盟友美國派出海空軍單位共進退,歐洲的英法亦有出兵協助攔截,作爲傳統阿拉伯國家的約旦、沙特和阿聯酋都選擇大力配合。所謂得道多助莫過於此。至於選擇站在其對立面的孤勇者們,恐怕也只能在宣佈自我勝利的顱內高潮中,飽嘗失道寡助的無盡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