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幽靈粒子”,這隻“眼”是關鍵,浙江企業給它裝上保護罩
(原標題:欲擒“幽靈粒子”,這隻“眼”是關鍵,浙江企業給它裝上保護罩)
廣東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主體。(記者 王志傑 攝)
浙江民企主動攻關,拿下國內外科研路上的“攔路虎”!11月20日,位於地下700米的“國之重器”廣東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主體建成。此前,探測中微子的核心部件——2萬多隻20英寸光電倍增管的有機玻璃保護罩研發難題,讓國內外很多科研機構和大企業束手無策,最終被位於海鹽的浙江華帥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帥特”)攻克。“這些保護罩,對江門中微子實驗長期安全運行起到了關鍵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一語道破其中奧秘。
位於廣東江門開平市的江門中微子實驗室一角。(記者 王志傑 攝)
中微子是宇宙最基本粒子之一,以接近光速運動,有“幽靈粒子”之稱,極難探測,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研究中微子對認識宇宙演化具有重要意義,是國際最前沿基礎科學之一,也是當今大國間比拼科技硬實力的競技場。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是由中科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的大科學裝置,計劃於2025年8月正式投運,屆時將成爲國際中微子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
光電倍增管好比中微子探測器的“眼睛”,用於捕捉中微子信號。20多年前,日本超級神岡中微子實驗因光電倍增管沒有保護措施發生殉爆,導致整個實驗停滯。
爲此,江門中微子實驗2013年立項之初,就將光電倍增管保護罩納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爲“眼睛”配備防護“眼罩”。
光電倍增管最外層,爲華帥特生產的有機玻璃罩。(記者 王志傑 攝)
可保護罩研發未果,實驗一度面臨“卡殼”。2018年,中科院面向全國招標,主攻聲屏障產品市場的華帥特中標。
而當時交給華帥特的,只有一張圖紙,寫着幾組數據和採購數量。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幫助下,華帥特專門組建項目研發小組,核心研發團隊和技術骨幹全部參與,模具研發就用了半年多時間。爲全力攻關,公司不惜拒絕了某著名車企一個1500萬元的訂單。
2020年6月,經過上百次測試後,華帥特研發的有機玻璃保護罩成功驗收,透光率等幾個關鍵指標均突破目前國際上相關工藝的極限。
“沒有這些保護罩,江門中微子實驗不可能完成。”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總工保羅·隆巴爾迪說。
已安裝完成的光電倍增管。(記者 王志傑 攝)
“這是中國民企在重大核心技術攻關中的擔當,也是中國科研能力的一大進步。”王貽芳說,華帥特的技術突破和前瞻性眼光,也能爲國內外其他中微子實驗的順利推進積累寶貴經驗。
董事長殷根華坦言,做這些保護罩並沒有利潤,“但做企業不能只爲了賺快錢,要把眼光放長遠。這一單‘虧本生意’,大大提升了企業研發實力和聲譽,失去的千萬級訂單最近回來了好幾個。爲國家作貢獻的同時,企業自身也抓住了發展良機,未來大有希望,也大有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