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中國一項數據力壓美國 | 參考獨家

(原標題:在聯合國,中國一項數據力壓美國 | 參考獨家)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道 瞭解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對於理解當代國際關係、治理以及全球合作的未來至關重要。作爲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制定國際法、決議和應對全球衝突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它在各種問題上的立場可以顯著影響全球治理。

我們通過重點關注中國在聯合國推廣的敘事(言)和投票行爲(行)來探究它在聯合國的影響力。對於前者,我們評估中國的全球倡議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了聯合國的話語。對於後者,我們評估了各國、各地區和各投票聯盟在聯合國大會投票時與中國的一致程度。

“中國敘事”獲得更多討論

說到“言”,中國的全球倡議往往在聯合國得到比西方倡議更多的討論。更確切地說,“一帶一路”倡議對聯合國話語的影響比任何西方倡議都大得多,當然也遠遠大於歐盟針鋒相對的提議——“全球門戶”計劃。

中國在過去幾年所發起的一連串全球倡議,代表着中國外交政策從剋制到自信的重大轉變。這些倡議尋求推廣經濟發展、國際貿易、衝突調解和善治的新方法。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使用與發展、合作和安全相關的全球敘事。最著名的概念是“一帶一路”倡議,它融合了中國外交政策的一些早期發展動態。“人類命運共同體”則強調合作共贏,並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

全球發展倡議是中國領導人2021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一項倡議,旨在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安全倡議由中國領導人在2022年4月提出,該倡議聚焦國家主權,強調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全球文明倡議由中國領導人2023年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提出,着眼於推動文明交流互鑑、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並強調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

西方關於集體安全問題的敘事也是通過一些全球倡議形成的,如全球反恐論壇。在移民問題上,瑞士和墨西哥在2016年發起了《全球移民契約》。歐盟在2021年發起“全球門戶”計劃,目標是在2021年至2027年投資3000億歐元,用於在亞洲、拉美和非洲進行可持續和價值驅動的投資。該計劃被廣泛視爲歐洲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迴應,重點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綠色和數字化轉型。

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帶一路”已經成爲中國最主要和最廣爲人知的全球倡議之一。從聯合國文件中的引用來看,它自問世以來已經出現了近1000次。

多數國家與中國投票一致

人們可能以爲,中國和美國的投票模式在接觸時會趨同,在衝突時會分化,但事實並非如此。在聯合國的所有投票中,中國和美國在84.7%的情況下投票不同。世界各地區與中國的總體一致性分數高於美國。不管哪個地區,世界各國在投票時往往都與中國而不是美國更一致,與中國的總體一致性分數在0.6到0.8之間,而與美國的一致性分數則在略低於0.2到0.5之間。歐盟與中國的一致性低於其他地區,北美是最不接近的。

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國家(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表現出與中國更一致的投票模式並不是什麼新趨勢。事實上,這一趨勢早在中國發起全球倡議之前就已經存在。

誠然,與中國一致的投票已經從2013年的峰值水平下降,但只是略有下降,而且在2021到2022年間展現出一種重新擡頭的趨勢。本文沒有分析它們與中國而不是美國更一致的原因,但可能是聯合國的“一國一票”原則,因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數量超過發達國家,它們的投票大體一致。

事實上,我們發現人均收入是個非常好的投票一致性指標,因爲與中低收入國家相比,高收入國家更接近美國的投票模式。在我們的整個樣本中,俄羅斯與中國的投票模式有着極高的一致性。歐盟國家與美國更緊密一致,尤其是在我們考慮只對美國至關重要的投票時。與中國的投票一致性在各個地區總體上非常穩定,過去幾年沒有明顯增加。

從以上內容可以得出一些政策結論。首先,西方的敘事在國際社會中不夠引人注目和受人歡迎,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好相反。其次,全球南方在聯合國大會投票時長期與中國保持一致,但歐盟國家與美國保持一致,尤其是對美國非常重要的投票。最後,我們或許會驚奇地注意到,即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有所增強,它在聯合國的影響力(無論言還是行)一直都是相當穩定的。我們應該謹慎對待這一問題,因爲中國正在採取其他類似行動(主持重要委員會或者增加對聯合國的預算捐助),而這可能會改變我們將來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