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急症照護 醫界憂收案數有限
賴清德總統(右)昨再度化身爲賴醫師,爲病患進行特別門診。記者陳正興/攝影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及「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兩新制於七月一日上路,總統賴清德昨至亞東醫院視察執行現況,他強調,在宅急症照護可讓行動不便的病患在家、照護機構內接受治療,臥病已久,要出一趟門並不簡單。不過,醫界龍頭臺大醫院對該計劃則持觀望態度,另有醫院指出,部分家屬反映寧可讓病人待在醫院急診走廊,也比在家治療安心。
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系由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照護小組,提供肺炎、尿路感染或軟組織感染病患另一個治療選項,可留在家裡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治療,搭配遠距醫療、遠端生命徵象監測設備,減少院內交叉感染風險,預估受惠人數約五四○○人,健保挹注三點五億元。
全國一六九家醫療院所申請參與「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健保署覈定一四八個團隊,石崇良說,持續審覈照護團隊資格,陸續將相關資訊及參與院所名單公佈於健保署全球資訊網。
臺大醫院未提出申請該項計劃,原因在於因感染住院的急症患者常合併慢性病、多重共病,病情較不穩定,如離開醫院,回到家裡、養護機構,改由在宅團隊照護,家屬難免擔心突如其來的風險。臺大作法爲醫療團隊協助患者及家屬做好出院準備,再提前離開醫院。
新光醫院加入「在宅急症照護」,不過,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這政策與不少病家的就醫觀念相互違背,有人寧可繼續待在醫院急診走廊,也不會回家接受治療。在民衆改變觀念之前,在宅急症收案人數恐相對有限。
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主任黃建程表示,在宅急症照護只是一個醫療選項,是患者不想「醫院住院」的第二選擇,建議先與照護團隊討論,再決定是否在宅急症照護,若有疑慮,建議住院。
輔大院長黃瑞仁表示,該院通過在宅醫療審覈,執行上以病人安全爲優先考慮,在醫師評估後,病情穩定者纔會返家接受在宅治療,病情不穩定者仍須留在醫院觀察、治療。人力部分,爲配合政府政策,已增聘專責個案管理師、居家護理師,不會影響院內醫護人力。
馬偕醫院長期照護管理中心主任李英芬表示,目前該院居家照顧所共有十三名護理師,提供簽約照護機構的住民及居家醫療對象,往後將擴及至在宅急症照護,協助處理急性症狀。
該如何克服護理人力不足問題?石崇良說,應導入「多元職場」,例如護理師如想兼顧工作並送孩子上下學,就可選擇在宅急症、社區護理等模式。
對此,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紀淑靜表示,在宅急症照護有彈性工時等優點,讓離開醫療院所的護理師有機會回到社區工作,但仍須觀察執行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