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用武之地向上成長

貴州貴安新區超級計算中心內,科技青年以“東數西算”助力特效渲染;成都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裡,動畫青年因產業集聚效應提升創作合力;新疆崑崙山下,文旅青年運用新技術引導遊人與影片互動……隨着《哪吒之魔童鬧海》不斷刷新票房紀錄,電影背後一羣紮根西部的年輕人引人關注。

傳統印象中,吸引人才難的西部地區,何以匯聚青春力量、打造世界“頂流”?數據讓我們認識更真實的西部。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1.6萬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26.9萬億元,佔全國的比重提升至21.5%,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領跑全國。9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和5個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在西部快速崛起,工業增加值由2019年的5.8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1萬億元。從四川、重慶等地的電子信息產業,到青海、內蒙古的新能源建設,再到寧夏的新材料產業集羣……西部地區正在成爲我國的一片創新創業熱土。

政策栽得“梧桐樹”,吸引人才“鳳凰來”。隨着促進西部地區發展的各類政策與機制落地生根,“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項目薪火相傳,既給這片遼闊的土地不斷增添新的活力,也讓理想的種子在這裡開花結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深化東中西部人才協作”“健全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進一步爲青年人才在西部幹事創業保駕護航。

西部各地千方百計選賢任能,不拘一格引才用才。新疆2024年實施重點人才計劃,多渠道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3200餘人,“百億”人才發展基金、掛牌成立新疆人才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育才舉措持續發力;重慶打破人才評價“四唯”傾向,樹立“以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引鳳來棲,2024年以來新認定高層次人才1023名、年認定數量較改革前增長26.4%。

不少青年選擇西部,在接續奮鬥中砥礪前行。西部地區衆多高校和企業設置“揭榜掛帥”機制,以“賽馬不相馬”的方式,讓更具挑戰精神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河南小夥周寧在蘭州深耕花卉種植,將荒涼黃土變爲萬畝花田;四川丹巴女孩德吉學成歸鄉創業,打造“網紅”民宿助力鄉村振興;河北姑娘鄭嫣然因志願服務與貴州結緣,成爲梯田的“種子守護者”……紮根用武之地,更能向上成長。從黃土高原到戈壁荒漠,從川西林海到雲貴梯田,一個個青春故事充分揭示,西部是成就價值、成長突破的“加速器”。廣大有志青年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在奮鬥中不負韶華,創造更精彩的人生。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覃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