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南海撞機事件後美軍更新保密措施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2001年4月1日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南海發生軍機撞擊事件,解放軍軍機墜毀,飛行員王偉喪生,而美軍EP-3型電子偵察機緊急迫降海南陵水機場,最後在美方道歉,並依據北京要求將該架偵察機拆解運回後落幕。

▲2001年4月1日發生中美撞機事件,一度引發兩國外交危機。(圖/CFP) 最近媒體報導,叛逃他國之前中央情報局僱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依據其所曾經閱讀之內部機密報告,指出當初美軍機組成員在迫降前,曾經試圖破壞裝備與銷燬機密文件,但整個過程相當慌亂無序,最後迫使美國必須立即採取多項防範措施,其中包括修改大量通信協定與規程,重新設置加密解密作業程序,更新所有現用通信密碼以及調整多位情報工作人員職位與任務部署地點。

▲史諾登(Edward Snowden)。(圖/路透社) 但是美國負責通信與信號保密最高權責單位國家安全局(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卻依據本次南海撞機事件整個保密破壞作業過程,痛定思痛大量修改與調整其密碼作業規範,並同時修正諸多延宕多年必須改善之機密文件處理方式,對於各個軍事儎臺,不論其爲空中戰機、海上艦艇抑或是陸地戰甲機動車輛與指揮所,其所必須運用各類機密資訊,整個作業模式與密體型式都在日後獲得革命性之更新與轉換。

▲隨着中美機艦的對峙日益頻繁,難保海南島EP-3E撞機事件不會重演。(圖/翻攝新浪軍事)

此等革新保密措施首先就是針對原先以紙本型式存在之密件儎體開刀,由於人類社會進入資訊時代後,原先慣於閱讀紙本資料之閱讀模式,逐漸轉換閱讀各項資訊裝備銀幕顯示資訊。

當此種閱讀資料方式有所改變後,許多原來以紙本印製之機密資料,逐漸就轉換成能與多個裝備相互結合之資訊檔案,以往必須靠操作者在作業時,同時低頭翻頁查閱之機密資料,後續都轉換成建置在操控臺上,透過鍵盤、滑鼠操縱桿輸入,以電腦程式協助檢索,再以銀幕顯示。 此種密件儎體儲存方式改變後,當有必要破壞與銷燬機密資料時,就不必大費周章運用碎紙機、化學藥劑或是焚燒器具,以便處理印製在紙本上之機密文件。

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發生後,在該架電子偵察機試圖尋找機場迫降時,機組人員手忙腳亂銷燬文件,受限於機上空間與破壞文件器具不足,最後讓許多機密文件都來不及破壞銷燬。

▲澳洲與美國軍艦進入南海。(圖/路透)

但若是當時是以電子記憶體儲存此等機密文件,透過刪除檔案與實體破壞記憶體,整個過程就會相對簡單,最後保密作業結果亦會相對理想

其實當年該架偵察機上業已配備手提電腦用來儲存多項機密資訊,但是大量機密資訊仍然是以紙本型式分發運用,經過南海撞機事件後,成爲美國政府積極調整密件儎體之重要驅動因素,並且亦爲資訊科技在保密面向上,產生更進一步需求,對於日後美國加密與保密作業來說,確實相當重要,吾人在回顧南海撞機事件時,此等面向必須加以重視。

其次就必須談到當時該機上究竟攜帶有那些機密資訊?美軍在事件發生後,居然無法找到完整記錄,因此對於緊急應變與調整機密作業來說,簡直是項完全無法想像之災難。

最後美軍被迫至同型機上逐項清點機密文件與資訊,再由相關機密文件分發配布紀錄資訊中,想辦法去掌握理解該機各個操控臺與機組員,究竟是由其上級配置分發那些作業上所必須獲知之資訊。

由於此等檢討作業最後獲得結果不夠清楚理想,最後美軍被迫全面更新密碼與通信作業規程,由於到最後實在是搞不清楚,該架偵察機上究竟有何機密資訊,美國爲此所付出代價極度驚人。

但亦讓美軍痛下決心,徹底改變整個機密文件分發與管控作業模式,以便因應日後萬一再有軍事儎臺遭致他國俘獲時,能夠順利透過因應手段維護軍事機密

因此美軍後續針對各個軍事儎臺上所攜帶之機密資訊,不但要求在該儎臺上必須建冊管控,並且還要求必須將機密資料清冊,在其上級單位建有副本以供檢索運用。

同時若是機密資料本身或是其儲存儎體有所更動時,亦必須同步傳送至其上級單位修改副本所登錄資訊,期能讓其上級隨時掌握其所攜帶之機密資訊清單。

▲美軍在南海展開航行自由行動。(圖/路透)

同時美軍還將各個軍事儎臺所攜帶之機密資訊加以分類,原則上是分成結合該儎臺基本特性,不論在全球何處部署執行任務時都必須運用掌握之機密資訊;針對軍事儎臺任務部署進駐特定戰區後,依據戰區當前狀況與任務隸屬關係所必須獲得之資訊;最後再加上爲執行當次特定任務時,該項軍事儎臺所必須攜帶隨時運用之專用機密資訊。

經過如此三類區分與分級管控後,美軍各個軍事儎臺在全球不同戰區執行特定任務時,其所能夠攜帶之機密資訊就相當具體明確,同時不會產生軍事儎臺在歐洲戰區或是中東遭致敵方俘獲,但卻會泄漏在亞太海域執勤時,所必須運用與攜帶之機密資訊。

▲安-124(AN-124)運輸機載運EP-3殘骸返回美國。(圖/路透社

若是產生軍事儎臺被俘或是失蹤事件時,可能泄密涵蓋範圍總是能夠立即掌握,相對應之緊急處置措施亦能夠相對適當,不會無謂地搞到天下大亂,弄到雞飛狗跳人仰馬翻,最後卻發現過度反應。

當然經由南海撞機事件,許多美國軍事儎臺上所配備之機密資訊銷燬裝置亦有所改善,但比起前述三項從基本架構與理念上之革新作法,其程度不過是枝節小事。

經過二十年具體實踐,美國政府文職單位與軍事武力之保密措施,亦在不斷更新,但人總是會有惰性,再良善完美之保密措施,若不是認真落實,遇到緊急狀況發生時,必然還是會相當難以招架,人類歷史錯誤總是不斷重演啊!

熱門點閱》

臺鐵出軌》太魯閣號事故釀傷亡 專家:找出主承包商以爭取更高理賠

► 陳清河/5G寬頻帶動文創產業發展 商業策略與政策將決定產業興盛

► 新冷戰一觸即發?》陳一新/對中開闢第二戰場 拜登打造基建王國

► 臺鐵出軌》吳昆玉/太魯閣號事件是一連串惡質文化的業力引爆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點此投稿,或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