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買方市場 調整疫苗採購政策

各國新冠疫苗陸續上市,今年上半年疫苗是賣方市場,但下半年預估疫苗產量增加及一些大國都打完,疫苗勢必過剩且價廉物美,屆時將翻轉成買方市場臺灣防疫做得好,有時間坐等買方市場,甚至可選購抗變異株的新冠疫苗;既然目前無力與他國較勁搶買疫苗,付了高價訂購疫苗,還只能等下半年到貨,不如從長計議,在即將到來的買方市場,由原先的搶買轉爲計劃性購買,爲疫苗購買政策創造最大利益

每次新興病毒流行,臺灣搶不到第一波疫苗並不意外,除了COVAX的20萬劑AZ疫苗,臺灣要在6月之前拿到大批疫苗,機會不大。相關人士觀察,近來各國新款疫苗不斷研發量產,下半年新冠疫苗將大爆發,並以「疫苗擺滿街」來形容;一旦供過於求,削價競爭勢不可免,是相當好的購買時機,臺灣購買新冠疫苗可不需急於一時。

疫苗如進入買方市場,政治干預應會漸趨淡化;若疫苗供過於求,藥商只能在商言商,這也是爲何日前衛福部長陳時中釋出與德國BNT的500萬劑合約外力因素受阻訊息時,BNT隔天即表明仍願售臺灣疫苗,只是這樁生意成交機會並不高。但在未來買方市場,藥商手上一堆疫苗急尋訂單時,這500萬劑BNT疫苗或許有機會跨過政治障礙,賣給臺灣。

值得注意的是,若以日前遠見雜誌調查,臺灣約6成民衆願意接種疫苗,依此估算加上可能的耗損量,臺灣約僅需3000萬劑。如果照衛福部規畫購買4500萬劑,高達1500萬劑就有相當的風險會剩餘。

如果剩餘1500萬劑疫苗,以目前價格最便宜的AZ疫苗1劑平均臺幣100元計算,等於最少會有15億元丟進海里。過去H1N1疫苗即曾因初期買不到,後來買過頭,最後疫情過了沒有民衆要打,但合約簽了,疫苗照進、錢照付,大批疫苗過期,只能銷燬,每支被銷燬的疫苗,都是民衆的血汗納稅錢

專家估算,任何國家至少要6成以上被感染或打疫苗,才達羣體免疫。政府努力採購疫苗的同時,應努力拉高民衆施打意願。AZ疫苗透過COVAX是臺灣最可能先進來的疫苗,也是臺灣目前訂最多的疫苗,但其保護力較低及有些國家緩打,引發疑慮,恐將更降低民衆施打意願。同時,政府防疫官員敢不敢示範施打?若不幹不脆,態度曖昧,民衆只會更觀望,屆時有再多疫苗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