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之/藝術教育有感:孩子,不要忘記喜歡畫畫的感覺
圖、文/張馨之
什麼是畫畫?
多年前我在私人美術教室從事藝術教育工作。某天早晨,素描課上課時間還沒到,老師呼喚所有的孩子進教室來。桌上原先擺設好的八開紙張,不是要拿來畫素描。
老師 : 「…年紀小的小朋友,不要一直覺得自己畫得比大哥哥、姐姐們差,就畫不下去了…你們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當初這麼喜歡畫畫的感覺! 」
接着,老師要大家在眼前的這張空白紙張,畫出自己想像的一隻蜜蜂、一隻蝴蝶、一朵花、兩棵不一樣的樹、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最後,是「莫拉克颱風給你的感覺」。
在整個二十分鐘「自由畫」(free drawing)的過程當中,從五歲半到十一歲左右的孩子,無不緊抓住畫筆,眼神專注在自己的想像畫當中。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向老師投以求助的目光說「老師…我不繪畫」。
好輕鬆,好自信,好肯定,好快樂…這不就是當初喜歡畫畫的感覺?
什麼是畫得好?
孩子常會抓着老師問,「老師,我這裡畫這樣可以嗎?」假使我們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孩子怎麼樣都達不到成人的標準。
過去以發展階段區分孩子的創作成長曆程最著名的是美國學者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的確,我們可以由年紀來區分孩子可成發展的程度。但大家常忽略的是,羅恩菲爾的學說當中也部分提到,各階段可能是重疊或互調的。孩子也有個別上的差異,事實上每個孩子的繪畫發展階段都不盡相同。
身爲一位藝術教育老師,我們要仔細觀察孩子們的個別差異性,以孩子的成長狀況,適度的調整教學。孩子的發展是多元的,我們能做的是給予適度協助、鼓勵,建立孩子正向的感受,降低孩子的挫折感。
爲什麼要學畫畫?
我們的孩子未來想成爲藝術家嗎? 假使答案是否定的,那學畫畫到底要做什麼?
我曾經看過一個八歲的孩子,他非常活潑好動,無時無刻發出特別的聲音、動作或表情,唯獨拿到紙跟筆的時候,完全安靜下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判若兩人。平時可能被認爲是「壞孩子」的他,在畫畫不但讓他安定下來,同時他在畫畫上得到的讚美,也使他建立相當大的自信。
幼兒時期,孩子開始喜歡抓握紙筆,嘗試塗鴉。對幼兒生理成長而言是一種手部肌肉的訓練,對心理成長而言是一種能量的釋放。兒童時期,孩子以主觀思考代替視覺觀察,創造出自己的圖案,此時是孩子建立自信及創意的時期。青少年時期,孩子隨年紀增長而試圖想挑戰,然而有時眼高手低,造成強烈的挫折感。有的孩子會堅持自己的繪畫興趣,有的孩子則放棄。
畫畫對孩子而言,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意義。對藝術老師及家長而言,可以由孩子的畫中,瞭解孩子觀看世界的方式。在教學上,老師不是「告訴孩子」,而是「引導孩子」觀察這個世界,提高孩子對世界萬物的敏感度。
敏銳、細心、自信、創意…無庸置疑,是當前這個社會競爭力的特質。而藝術的神奇力量,潛移默化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路上。
--張馨之,《ETtoday東森新聞雲》撰述副總編輯,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跨域整合所博士生。以「人文藝術」爲生涯發展職志,學生時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多年,曾任帝圖科技文化公司公關企畫經理、藝術總監,後接任藝術部總經理。現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兼任講師、裡莎藝術工作室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