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驊腦病變離世 醫揪易跌倒恐藏7原因

資深名嘴張友驊日前走路時不慎滑倒,頭部重創,於昨(11)日宣告不治,享壽70歲。(圖/中時資料照)

資深名嘴張友驊日前走路時不慎滑倒,頭部重創,檢查發現他腦部有病變,於昨(11)日宣告不治。醫師表示,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元,常見有7類,包括虛弱、骨頭關節退化、腦缺血、周邊神經或肌肉病變、步態協調不穩、周邊血管病變,以及藥物。其中他提到,步態協調不穩通常與神經科疾病相關,像是多次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候羣、小腦退化等,患者因無法精確的控制肢體而容易跌倒。

神經內科醫師謝向堯於網站專欄撰文指出,跌倒可大可小,若銀髮族發生跌到,稍不注意就會骨折、腦出血,甚至致死。然而,跌倒常存在不只一種原因,需依求診者跌倒時發生的狀況與既有疾病來做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憾事發生。他並列出7種常見跌倒原因如下,以供民衆參考:

1、虛弱:通常表現全身無力。常見於營養不良、貧血、內分泌代謝失調(如肝腎功能不佳、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罹患心肺疾病,如心臟衰竭等族羣。此外,日常活動量太少或肌少症會導致核心肌羣和腿部肌力差,雖然表面看似健康,卻也有較高機率發生跌倒。

2、骨頭關節退化:最常見是髖、膝關節退化,導致下肢無法受力且關節卡卡。此類人除了身體無力外,還會合並關節疼痛,常因支撐不住體重而跌倒。

3、頭暈、暈厥、或腦缺血:無論是內耳不平衡導致頭暈,或血管狹窄導致腦部暫時性缺血,會誘發四肢無力而跌倒。此類跌倒通常在突然改變姿勢時較易出現。

4、周邊神經或肌肉病變:常見於糖尿病、洗腎、或做過化療等患者。因四肢末梢神經退化,或慢性肌肉發炎,導致肌肉無力,容易腰痠腿軟。

5、步態協調不穩:通常與神經科疾病相關,像是多次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候羣、小腦退化、水腦症等。患者其實有力氣,但無法精確的控制肢體,容易因失去平衡而跌倒。

6、周邊血管病變:常出現於慢性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因末梢血管硬化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剛開始行走時正常,走一段路後會因血液供應不良,容易足部痠痛或不靈活而必須休息,又稱「間歇性跛行」。

7、藥物:很多藥物的副作用爲疲倦、頭暈,如鎮定劑、感冒藥、過量的血壓藥及血糖藥等,從而使發生跌倒機率提高。

此外,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提醒,頭部遭到撞擊後,不一定會伴隨明顯外傷或出血症狀,若因此輕忽它的嚴重性,恐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除了要自我觀察3天外,一旦發生劇烈頭痛暈眩、噁心嘔吐、意識變差、肢體無力,甚至是行爲或情緒改變時,務必儘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