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網難覓真愛
近日,珍愛網多地線下付費會員向媒體反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有服務合同的門店突然閉店,服務中斷、紅娘失聯或離職,總部客服僅迴應已反饋,但後續並無任何進展,會員陷入退費難的困境。
珍愛網官方回覆:西安一家門店關閉系正常運營調整,所有會員服務已妥善安排至新的服務團隊。但並未就其他地方閉店進行迴應。
然而,這也只是珍愛網所暴露出問題的"冰山一角"。
珍愛網負面消息頻發
近兩年,珍愛網多次陷入負面新聞風波,主要問題集中在門店管理不規範、誘導消費、虛假宣傳以及服務質量等方面。
2024年中央電視廣播總檯3.15晚會曝光了多家婚戀平臺利用焦慮收割消費者,涉及珍愛網。
2024年底,據新聞晨報報道,記者在西安實地探訪多家珍愛網線下門店,遭遇了誘導消費的行爲。
2025年1月,珍愛網因向用戶發送虛構信息、宣傳虛假案例等,被處以170萬元罰款。
2025年3月,雲南昆明、陝西西安、上海、溫州等地多家線下門店在未提前告知會員的情況下突然關閉,導致服務中斷、紅娘失聯,會員退費訴求陷入僵局。昆明會員魏先生於2024年7月簽訂服務合同,門店閉店後剩餘服務費1.9萬元無法退回,總部客服僅迴應“已記錄”但未推進解決。
珍愛網如何套路消費者
據新黃河報道,珍愛網的客戶經理在推銷過程中大致有如下套路:
首先是製造焦慮。談話中,紅娘反覆提及年齡問題,並拿出年輕會員進行比較,製造“到了不得不找的焦慮”。
其次是一直強調專業性,“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降低消費者警惕性。
再次是採用車輪戰、疲勞戰,往往會有幾個紅娘輪番上陣,爭取讓顧客放下戒備,當場完成簽約。
合同所示,半年期服務費25800元,服務期內,只要門店安排的約見對象數量達到合同約定數的,門店有權不再提供服務。對於協商標準等未有明確規定。即門店是按服務期收費,只負責在服務期內介紹異性資源,至於成功與否門店並不直接負責,這些條款顯然並不利於消費者後期維權。
專家建議應壓實平臺責任
日前多地珍愛網門店閉店、拖欠員工工資的消息在網絡發酵。
對此,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分析,婚姻中介機構存在諸多亂象,根源是婚介服務本身不容易量化服務標準,且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外加涉及多頭監管的現實難題。
陳音江進一步解釋,婚介服務可能會涉及多個監管部門,例如行業主管部門應該是民政部門。但廣告註冊登記等又屬於市場監管部門,現實中容易產生執行上的空白地帶,讓部分不誠信的婚介機構就有了可乘之機。此外,擇偶標準也很主觀。
他建議,需進一步壓實婚介平臺主體責任,堅持誠信守法經營,此外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多種監管手段加強日常監管,共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