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旅行家謝哲青:登山3大謊言你知道多少?

圖/shutterstock 文/吳孟瑤

中秋過後天氣漸涼,隨着10月芒草山毛櫸等各式花季的到來,你是否也想趁着天涼好個秋,到戶外走走、活動一下呢?

臺灣豐富的山林景觀與資源,是國人的一大財富,而登山、健行更是國民運動,根據體育署2017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果指出,我國有運動民衆最常運動的項目爲「散步走路/健走」(53.2%)、「慢跑」(24.4%)及「爬山」(11.6%),可見我國登山及健走運動已蔚爲風氣

爲了鼓勵民衆走向戶外,一起親近山林、愛上山林,體育署還將傳統習俗農曆9月9日重陽登高,結合「國民體育日」,將今年國曆9月9日至10月13日(農曆9月9日)訂爲體育月,舉辦一系列全國登山日活動,希望大家都能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樂在山林、挑戰自我。

壢新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林頌凱表示,登山運動對人的確有諸多好處,舉凡像增強心肺功能、加強肌力、肌耐力、鍛練身體平衡協調力、吸收芬多負離子等,但登山時常面臨不同的坡度,容易發生扭傷、拉傷、抽筋等運動傷害,也容易對脊椎和膝關節產生潛在威脅,因此建議爬山時應注意這些事:

1.瞭解身體狀況 莫貪心:登山前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若有關節退化或其他疾病的的人,建議先諮詢醫師治療師初學者可先從小山爬起,切莫心急一次挑戰大山

2.裝備不可少 護具適當用:搭配登山鞋和登山杖,登山鞋可防滑吸震,登山杖則可以分擔腿部受力,保持身體平衡;過程中若有膝蓋、下背痛狀況,建議戴上護膝或護腰,但只限爬山的時候穿戴,平常還是要加強肌肉的鍛練,不可過度依賴護具。

3.步伐放慢 下坡時膝蓋微彎曲:太急太快的步伐對關節耗損大,建議爬山時步伐放慢;下山時,可將膝蓋稍微彎曲,減少關節負擔。關節退化者可選擇坡平土質路面臺階石板路則建議儘量避開。

4.鍛鍊肌肉 搭配其他運動:除了爬山,建議平常可再搭配其他運動,如健走、騎單車游泳等多元組合,纔是保養關節的最好方式,平常也要多鍛練核心肌羣大腿肌羣和臀肌,才能預防運動傷害。

知名旅行家謝哲青說,登山的美好感受讓他難以忘懷,並分享讓自己堅持下去的「登山3大謊言」:

一是「很簡單啦!」,登山社會用這句話鼓勵民衆邁開登山的第一步,實際上挑戰不一定像口頭上說得容易,但可以鼓勵登山者勇於挑戰。

二爲「快到了!」,當登山者已經氣喘吁吁,前方的嚮導會用「快到了」來鼓勵,但其實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

第三個謊言,則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句話「再也不來了!」,謝哲青說,就算登山、健行當下覺得很累,再也不想體驗,但回到家、一覺醒來後,卻仍會忍不住翻開地圖,尋找下一個挑戰的目的地,這纔是登山最有趣的地方!

延伸閱讀:

爲何骨科權威說爬山是最笨的運動?重點不在「爬山」,而是...

藏族名醫:在樹下有助擺脫昏鈍 對大腦肺部淨化都很好

登山迷路是遇到「魔神仔」了嗎?還是...

輕忽危險!爬郊山最常發生的5個意外

急需開拓新市場人口老化危機變商機!4面向實用秘訣,掌握3兆元的銀髮市場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