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鼎 聚焦三大新興事業
氫能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鼎聚焦新興市場
有鑑於全球發展碳捕捉、氫能源趨勢,加上川普2.0美國優先政策造成國內電子廠移出赴海外建廠,加上AI發展下帶動數據中心的新建工程增加,中鼎(9933)看好上述潛在商機快速成形,聚焦此三大新興事業,並以美國、中東及臺灣三大市場爲主力。
中鼎受惠於電力、煉油石化、高科技營收佔比增加,去年合併營收達1,199億元,創歷史新高。
除現有的業務,中鼎指出,爲創造、維持高水位的新簽約金額及在建工程案量,集團積極爭取未來潛力技術產品,開拓新的版圖及市場,其中碳捕捉/碳注儲、氫能等新興技術,以及高科技及AI商機,就是中鼎聚焦潛在市場之一。
中鼎指出,「碳捕捉」、「碳注儲」淨零的核心路徑,國內業主積極投入碳捕捉、碳注儲計劃。包括桃園、大林、林園煉油廠將設置碳捕捉裝置、臺灣近海也有設立百萬噸級碳封存場並評估設立長期海域封存場計劃。
而「氫能」是實現淨零的關鍵戰略,全球正積極發展氫能源產業鏈,能源企業擁抱氫能,包括中油積極設置加氫站,中油與臺肥也規劃多座液氫接收站,沙烏地阿拉伯SABIC推動藍氫專案,這些都是潛在的商機。
此外,在川普2.0美國優先政策下,國內電子製造及組裝廠持續移出,加速供應鏈重組,這些海外半導體/封裝測試廠房新建工程,估有400億~500億元商機。
至於AI發展下、算力即國力,AI算力中心與數據中心商機,也高達百億元以上,中鼎指出,也是集團可積極爭取的標的。
據中鼎統計,去年新簽約金額1,256億元,其中臺灣、中東、美國所承攬工程佔比達85%,這些地區會是是集團未來鎖定的發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