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性就是世界性

(圖/新華社)

大陸新世代拍攝的電影《哪吒2》在世界影壇取得巨大的成功,彷彿DeepSeek之後又一「橫空世出」,雖然兩者的領域不同,但都屬於軟實力,加上去年轟動世界的電玩《黑神話:悟空》,明顯出現新的勢道,中國大陸的國力迅速壯大,新世代的創造力和企圖心逐漸展現。

作爲走過臺灣半世紀以上的中國人,我們對這種情況並不陌生,更不訝異,甚至可預見到接下來的盛況。這種現象首先讓我想到1988年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大學生辯論會,我和代表大陸復旦大學辯論隊師生隨後互動的幾年,當時臺灣發展正走入高峰,不只個人收入增加,生活改善,也在科技、國防、新型企業、流行文化、出版等所有領域走向高峰,不僅成爲華人世界的領航者,也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相對地,大陸剛脫離極左路線不到10年,還在摸索新的發展道路。30年的政治運動摧毀中華傳統文化,人民生活貧困,年輕人個個想出走海外,復旦大學的年輕人都用着羨慕的眼光看着我們。他們在大陸都聽臺灣的流行歌曲,看着臺灣同胞生活比他們更好,他們還不確定自己要如何往下走,個人的發展如何選擇也是一片茫茫然。

然而接下來的40年,兩岸剛好走向相反的方向,李登輝鼓吹分離意識,貶低中華文化,散佈迷戀日本殖民的墮落思想,民進黨更等而下之,以至於臺灣的發展陷入停滯,只靠着蔣經國時代建立的半導體工業,社會和文化上成天相互攻伐,無時無刻都在內耗,以至於今天一本假裝日本人寫作的戀殖作品《臺灣漫遊錄》都可以被捧上天,沒出息到了極點。

大陸則在政治上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後,全力發展經濟,開始冒出第一代的大企業,如阿里巴巴、華爲、騰訊等,目前40歲出頭的這一代成長的環境中受到良好的知識教育,更強大的民族自信心,而且在中華傳統文化重建中建立世界的胸懷。好幾年前,我帶領日本攝影家齋藤康一拜訪大陸的世界第二大圖檔科技公司「視覺中國」,看見辦公室都是20幾歲的年輕人,日本訪客嚇了一跳。這麼強大的工作動力和企圖心,遠超過今天的日本。

中國大陸在經濟和企業規模跟上西方國家之後,接下來就是軟實力的部分,這是累積多年經濟科技發展後必然的階段。中華文化必然扮演關鍵的角色,中國人不需外求,中華文化累積了幾千年的經驗和智慧,傳統故事信手拈來,用現代技術來表達,就可開出燦爛的花朵。累積30年的技術、資金和經驗,如今大陸年輕世代即將崛起,比起上一代,他們民族自信心有更大的物質條件,而且可以用比今天西方更低的成本,做出不亞於西方的文化產品,直接走向世界的頂端。所以,這一連串強大軟實力的表現並非橫空世初,而是水到渠成。

中華性就是世界性,就是我們年輕時候建立的視野和信心,當時我們做到的一部分,今天的大陸其實就是過去的我們,差別在於大陸的體量是臺灣的百倍以上,所以必然也會遠遠超過我們的當年。目前只是開始而已,開動的將是中華文明燦爛的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