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 今年營運比去年好
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14日表示,太陽能本業已經成功轉型,從硬體制造公司轉爲電廠、及賣綠電的公司。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美晶近五季營收穫利
中美晶(5483)董事長徐秀蘭14日表示,太陽能本業已經成功轉型,從硬體制造公司轉爲電廠、及賣綠電的公司。去年售電相關業績達到2億元,今年會超過10億元;集團轉投資公司臺特化、宏捷科持續成長,今年營運一定會比去年好。
臺灣太陽能廠去年遭遇逆風,中美晶今年農曆年假期間也停工約兩週消化庫存。對於太陽能產業展望,徐秀蘭表示,年前總統召開能源會議,對臺灣太陽能業者來說是一大鼓勵,先前政府設定今年太陽能裝置量約20GW的目標,但是到去年底才14GW,看來無法達標。政府也喊話希望延後一年、在明年能達到20GW,更進一步衝刺2030年達到30GW。政府再生能源的方向清楚,讓業者有很好的期望,而且還有多增的10GW裝置目標。接下來還要看後續施行細則和法令,希望帶動本土太陽能製造業需求上來。
中美晶去年總體營收796.79億元,比前一年略少2.79%,總體成績不差,主要是集團轉投資公司表現好,臺特化、宏捷科都有不錯的成長。臺特化去年營收成長了57.89%、宏捷科營收年成長63.62%,今年還是持續維持成長。
徐秀蘭強調,整體來看,今年集團表現也會比去年好,除了轉投資公司之外,太陽能本業售電業務也會大幅成長。去年售電業務營收約2億元,今年會超過10億元,太陽能今年表現也比去年好。唯一不確定的是「好多少」,還要觀察政府政策,以及原物料關稅等外在環境等變數。
中美晶已經從太陽能矽晶圓、電池、模組製造的硬體公司轉型爲電廠開發經營、以及賣綠電的公司。中美晶旗下子公司續興主力開發一型案場,主要客戶多爲電子業與半導體業。去年還入股艾涅爾電力,拓展售電版圖。艾涅爾專注於三型光電案場的開發,用戶包含服務業、電信業等。
徐秀蘭表示,川普對於再生能源不積極,本來在美國計劃綠電的投資和銷售,現在相關投資會稍微緩一下。原來IRA對於綠電公司有稅率補助,現在不確定會不會拿掉。不過美國客戶買臺灣制太陽能電池和模組生意持續,因爲東南亞課稅,沒有看到美國客戶減單,大家都在看美國的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