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新冠肺炎”現在可改稱“新冠感冒”

鍾南山今日舉辦主題爲“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的講座。(網絡圖片)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今日(15日)在中山大學開講,講座主題爲“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總結兩年多來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統分析第二波Omicron疫情特點,介紹Omicron的生物學特徵、致病性及校園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鍾南山表示,兩年多來我國抗疫取得很大成就。在全國範圍第二波疫情中,Omicron較之前的毒株變異速度更快,因此傳播能力更強,惟致病性更低。由於新冠病毒株不斷變異,因此其免疫逃逸能力也相應增強。截至12月11日,9月以來廣州病死率爲0,北京僅爲0.019%。

對於內地近日有新冠病毒“北強南弱”的說法,鍾南山表示,北京、保定等地流行的BF.7變異株是BA.5.2.1.7的簡稱,是在廣州、重慶等地流行的BA.5.2變異株基礎上的突變株,總體來看,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

鍾南山指出,新冠後遺症的主要臨牀表現爲咳嗽鱷呼吸困難、嗅覺及味覺障礙、發熱、關節鱷肌肉疼痛、腦霧等。無症狀感染者基本無新冠後遺症,在感染前接種疫苗的患者,出現後遺症的風險亦下降,如嗅覺障礙風險下降42%。另外,據卡塔爾全國數據顯示,Omicron感染對OmicronBA.4鱷5再感染保護率爲78%。

鍾南山強調,“新冠肺炎”原意爲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而隨着病死率降低,目前多爲新冠上呼吸道感染,因此認爲現在應稱該病爲“新冠感冒”。

針對下一步疫情防控,鍾南山建議應繼續加強疫苗接種。

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

編輯:郭曉妍

校對:李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