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發聲“美國芯片不再安全,謹慎採購” 業內人士:國內汽車企業早有準備
財聯社12月4日訊(記者 劉陽)12月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等發佈聲明,指出美國芯片產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呼籲國內企業審慎選擇採購美國芯片。
“爲保障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協會建議中國汽車企業謹慎採購美國芯片。”中汽協在聲明中強調,汽車是高度全球化的行業,中國汽車產業始終根植於全球化發展。中國汽車產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是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也爲全球汽車產業鏈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們歡迎全球芯片企業加強與中國汽車、芯片企業開展多方面合作,在華投資、共同研發,共享發展機會。”
在上述聲明發布後,財聯社記者採訪了多位主機廠高層及部分供應鏈企業,除某傳統車企旗下智能電動品牌高層表示“正在評估相應影響”外,其他從業者均認爲,國內廠家在經歷了幾年前的“斷芯潮”後均已有所準備。
“芯片國產化替代每家公司都早有準備,不會對日常經營產生實質性影響。”一位不願具名的自主新能源車企高層告訴記者,如果替換爲國產芯片,對產品方面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且採購成本會有所降低。“短期內對企業會有價格、供給的影響,長期上應該較爲樂觀。”
“我們已經有了替代方案。”另有自主新能源車企管理層認爲,一方面,近年美國方面的連續動作,已讓車企有了最壞的預期和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國內車企需要加速“打鐵自身硬”的關鍵技術研發和製造的同時,應積極和國家統一到一個策略上,當然這並不是一家企業或者一個行業的單獨事情,而是更大更高層面的競爭。“長期看來,國產智能駕駛芯片迎來發展良機,而車企想要構建產品差異化方面的競爭力,也需要推進芯片國產化。”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以及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的不斷普及,汽車芯片的市場需求正在激增。相關監測數據顯示,1-9月,標配網聯座艙+智能駕駛(L2及以上)的自主品牌乘用車交付量達到了415.73萬輛。另有數據顯示,1-7月,華爲昇騰610、地平線征程5、征程3等三款國產智駕域控計算芯片合計市佔率已上升至18.40%。
“東風汽車已經量產的車型大約有25%芯片採用了國產芯片。”在2024年度智能汽車產業鏈硬科技趨勢峰會上,東風研發總院硬件系統負責人劉仁龍表示,東風汽車正在全力推動芯片國產化的發展,目前正在打造一款100%標杆車型,採用了衆多的國產芯片資源。
不過由於汽車作爲電子產品的屬性越來越強,其對芯片的需求也變得愈發複雜。有統計表明,汽車半導體芯片共涉及12大類,但這12類芯片國產化替代率參差不齊。其中,SOC芯片國產化率在6%左右,而MCU芯片國產化替代率也不足10%。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徐爾曼看來,在車規級芯片方面,下一步需要儘快解決的問題包括:完善芯片製造工藝體系,通過提升我國本土產能和支持跨國企業的本土化發展,打造多元化的晶圓製造模式,提升汽車芯片本土製造能力;攻關芯片關鍵共性技術,針對關鍵的EDA、IP、光刻機等核心環節,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攻關;建立行業管理體系,通過協議獲得中長期的產能保障,並構建戰略儲備機制及供應鏈管理平臺;建立檢測認證體系,加快構建器件級、系統級、整車級三級測試認證體系,支持第三方企業開展檢測認證及國產化芯片的測試評價工作;通過強化財政機構產業基金的支持力度,來支持企業開展汽車芯片的研發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