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義重新領銜國際政治?川普「絕對控制」的美國未來
川普政府2.0,對美國、世界的意義和影響爲何?圖爲2020年在佛羅里達州發表演說的川普。 圖/路透社
文/徐曉強
「川普政府2.0」還未上任但已完成內閣提名,重返白宮的川普帶着全新——更重要的是,比第一任期的閣員更加忠於川普理念——的執政團隊,即將於2025年1月接掌、主導接下來四年美國乃至全球的未來方向。再次勝選,加之共和黨拿下國會參衆兩院的大勝,以及川普在共和黨內比第一任期更加提升的地位,川普的權力愈加鞏固。
回看本次美國總統大選驚喜連連,包含民主黨接近選戰後期才決定臨陣換將、川普二度躲過槍擊刺殺,最後開票以川普強勢回鍋、共和黨「完全執政」下收尾,究竟這樣的選舉結果對美國、世界的意義和影響爲何?
▌川普對共和黨的絕對控制
先來看美國國內政治。川普自 2016 年以地產商人的身份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初選以來,已經影響美國政壇近十年,本次選舉結果將近一步強化他在共和黨內的地位。首先是選舉人票碾壓對手賀錦麗,奪下全部7個搖擺州,在全國普選票部分,川普更是自 2004 年小布希後,第一位贏過民主黨對手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再加上普選票得票率超過 50%,這個結果強化了川普執政的正當性,讓他更有實現自己政見的底氣。
2024年11月21日,川普支持者聚集在海湖莊園邊。 圖/法新社
川普此次勝選,是繼 1892 年前美國總統克里夫蘭(Grover Cleveland)後,第一位贏得非連續總統任期的人,確實可被視爲一次歷史性的勝利,也讓他可以繼續宣稱 2020 年的總統大選確實是被民主黨給「偷走」的——川普的說法是,要不是選舉舞弊,他其實早就可以連任了,本次大選只是還給他一個公道。
預期未來共和黨將繼續被川普把持,黨內異議聲音變得更少,又考量到川普是位個性上會記仇的人,反對者可能都會像前衆議院議員錢尼(Liz Cheney)一樣被清算,共和黨短期內將變成川普的「一人政黨」。
不過細看川普三次競選的政見,可以發現其實很多政策領域川普的立場都跟過去的共和黨不同。例如傳統上,共和黨是堅定支持自由貿易的政黨,致力消除貿易障礙、降低關稅,以促進國際經貿,但川普卻屢屢批評自由貿易協定,樂於使用關稅作爲對外談判手段。經濟政策上,雖然川普基本上也支持傳統共和黨的小政府立場,主張降低稅率、鬆綁法規,但川普卻不在意增加政府債務,這是過往共和黨努力避免的。
共和黨所代表的意識形態是否已經隨着川普產生質變,可能還有待觀察,要看四年後川普的繼任者是否打着同樣旗幟,以及能不能再次帶領共和黨勝選才知道。不過就本次連民主黨部分政見都向川普靠攏的情況來看,整個美國政壇走保護主義的趨勢短期內應該是不會改變了。
共和黨拿下參議院、衆議院多數,形成「完全執政」的態勢。圖爲美國國會大廈。 圖/法新社
▌共和黨控制下的國會
選前其實多數民調機構和金融市場都已經預測川普勝選機率較高,因此川普回鍋的結果符合預期。但在國會選舉預測上卻出乎預料,一般預期共和黨本次將奪回參議院,但同時也將失去對衆議院的控制,沒想到共和黨最後也維持住了衆議院的多數席次優勢,形成共和黨「完全執政」的態勢。
這將產生四點影響。首先,川普針對內閣閣員、駐外大使、法官等人事任命將幾乎不受限制(過度爭議性、連共和黨人都無法支持的人選除外,例如因醜聞纏身,已經宣佈退出提名的準司法部長蓋茲 Matt Gaetz),且川普已表明將使用「休會任命」(Recess Appointments)之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在無需經參議院批准的情況下任命至少部分政府官員,並要求共和黨角逐參院多數黨領袖者須同意此做法。
再來,由於參議院擁有批准、否決總統達成的國際條約的權利,也可以解除總統已簽署的國際條約,因此在共和黨控制參議院的情況下,未來美國調停烏俄戰爭所簽署之國際條約將不會被參議院否決,這可以提高美國作爲國際調停者的可信度;第三,或許對川普來說更重要的,他不會像第一任期一樣,頻頻遭受衆議院的彈劾而需分神處理。
最後,川普政府得以順利通過爭議性(卻是他在競選期間主打的)法案,例如關於遣返邊境非法移民或是提高對外關稅,以實現其政見。
或許對川普來說更重要的,他不會像第一任期一樣,頻頻遭受衆議院的彈劾而需分神處理。 圖/美聯社
▌川普可快速且完整地實現他的政見
選前已經可以預期若川普當選,那川普 1.0 將不同於川普 2.0,因爲 2016 年川普剛上任時,並無自己的執政團隊,團隊成員大多是雷根、小布希時期的前朝共和黨官員,這些所謂的「共和黨建制派」對川普第一任期施政形成一股制衡力量,讓他不至於做出太瘋狂、具法律爭議、或背離美國政府長期政策的事情(例如:退出北約、派遣軍隊鎮壓國內抗爭、發射飛彈轟炸墨西哥境內毒梟)。
但經過四年執政、四年在野,川普已經培養出一批忠於自己理念的人馬,能夠在重返白宮後確實落實其政見。這點從川普近期宣佈的人事佈局已經可以觀察到,確實是以忠誠者、認同自己施政理念的人優先,最好是在第一任期就開始支持他,是否擁有相關領域經驗倒是其次。
符合的案例包含:準中情局長雷克裡夫(John Ratcliffe,前美國情報總監。川普第一任期第一次遭衆議院彈劾時替川普辯護)、準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福斯新聞》主持人。經常在電視節目上替川普政策辯護)、準駐聯合國大使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紐約州衆議員。在衆議院積極替川普辯護,並認爲 2020 年的總統選舉不是自由和公平的)。
這樣的人事安排也有助川普第二任期施政穩定,理應比較不會出現川普第一任期期間內閣成員頻頻遭換的狀況,再加上前述提到的川普所獲的普選票勝過對手(不同於第一任期)且得票率過半、共和黨完全控制國會兩項因素,預期第二任期的川普團隊得以更加快速且完整地實現他的所有政見。
預期第二任期的川普團隊得以更加快速且完整地實現他的所有政見。圖爲阿肯色州小石城的柯林頓總統圖書館,展出複製的白宮橢圓辦公室空間與辦公桌。 圖/美聯社
▌國際政治迴歸現實主義,重商主義 3.0 登場
對全球而言,川普回鍋則代表國際政治重回現實主義,以及「重商主義」的再次興起。
在川普「美國優先」的旗幟下,未來四年美國在決策時,可能主要考量如何運用自身的權力和優勢追求國家利益極大化,而非維護特定普世價值或理想,進而導致其他國家羣起效尤,以免自身的安全或經濟利益受到損害。國際組織相對國家的角色被弱化(例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間的區域爭端和衝突可能因此增加,陷入「強欺弱、大欺小」的局面。
而川普帶來的美國對外經濟政策,或許可以稱之爲「重商主義 3.0」(重商主義最早於 15 世紀晚期開始在歐洲流行,1980 年代一度重回國際舞臺),在意國家貿易收支狀況,並以不公平競爭、國安爲由,對內補貼本國產業,對外則施加高額關稅,在 WTO 爭端解決機制癱瘓的情況下,美國基本上可以不受國際貿易規範約束地施行這些政策。
雖說美國當前重商主義是受到中國不當經濟政策刺激(給國企的不公平補貼、竊取他國商業機密),但當大國轉身,世界各國也只能被迫跟進,近期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施加關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的關稅壁壘出現,對高度依賴外貿的臺灣而言,如何強化供應鏈安全、進行全球佈局,將會是未來四年的重點。
▌下篇接續:〈川普2.0內閣成形:從邊境、關稅到戰爭,剖析重大政策走向〉
在川普「美國優先」的旗幟下,未來四年美國在決策時,可能主要考量如何運用自身的權力和優勢追求國家利益極大化,而非維護特定普世價值或理想。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