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總預算別再覆議 卓揆應協商

中國時報社論

在立法院長韓國瑜多次表達希望行政院不要將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提覆議後,身兼執政黨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12日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希望韓國瑜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儘速召集朝野協商、妥善擬定解決之道。曾表態一定會提覆議的卓揆也傳訊韓國瑜,表達期盼韓能召集朝野協商討論解方,若有需要他願參與。這似乎讓糾纏多時的總預算案出現曙光。

覆議連三敗 一再被打臉

爲解決今年總預算案的紛爭,賴清德日前舉行院際協商,召集五院院長商討國政,足見賴清德也知道事態嚴重。在會中及會後,韓國瑜均呼籲行政院不要就總預算案提出覆議,並建議行政院可以提追加預算,不過,第一時間,卓榮泰仍表示會提覆議,希望立法院能重審今年的總預算。對此,藍白在野黨均表示,預算已三讀,立法院不會就現狀進行再審。

行政院提出的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高達3.1兆元,創下歷史新高。立法院在野黨刪減了2075億、並凍結2600餘億元。總預算在1月21日三讀通過後,朝野間一直爭議不斷,經一再期望行政院不要提覆議、卻沒有得到正面迴應後,韓國瑜日前決定在這個星期五送出。

總預算案通過後,民進黨兵分兩路、全力反撲。卓揆領軍、堅持提覆議,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則率綠營政治人物及側翼和網軍,全力推動罷免國民黨立委。卓榮泰領導的內閣是史上最愛提覆議案的行政團隊,上任以來已針對立法院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憲法訴訟法》、《選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提出覆議,3次均以失敗告終。

行政院對立法院通過的法律提出覆議,非同小可,形同行政權對代表民意的立法權的高度不信任,必須極爲謹慎,卓內閣卻一連3次提出,3次覆議都失敗,身爲最高行政領導人,卓榮泰早就應該要爲覆議案的連續失敗下臺負責,怎麼還有立場對總預算提出覆議?而且連民進黨立委都知道,這次覆議也一定無法過關,卓榮泰要接受第4次打臉嗎?

事實上,針對這次總預算案,民進黨政府從賴清德以降,一再對外散播不實資訊。如賴清德說,今年中央政府預算被大幅刪減及凍結高達3成以上,「這讓政府成爲一臺無油可動的車」,這個說法普遍成爲綠營發動大罷免的說詞,但事實上,賴清德的這種說法並不確實、甚至是扭曲。

預算被刪減和凍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114年總預算總共刪減了2075億元,佔行政院編列的總預算6.7%,但因爲其中包括臺電補助款1000億元,因此與部會運作相關的預算被刪減的金額是1075億元,佔總預算3.4%。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經刪減後爲2.9兆元,仍然是史上最高。

與立院溝通 預算重分配

而遭到凍結的項目,行政部門只要到立法院做進一步的報告,或待特定條件達成後即可解凍,並不像賴清德所指遭到凍結就動不了。如果卓榮泰真的想讓凍結預算儘早解凍,就應該主動和立法院溝通,尋求解凍的機會。依以往經驗來看,被立法院凍結的預算在行政機關做了必要的說明後,幾乎都能解凍。

而對於遭到刪減的預算,執政團隊也不必整天哭窮、吵鬧什麼都做不了,事實上,賴政府手上握有的行政資源比過去所有執政者都還要多,他是開着一部加滿油的車子,不但可以上路,而且應該要跑得更快、更遠。因此,行政院此刻應該就刪減部門和科目進行檢討,調整預算分配,在已刪減的前提下,讓預算更多進入賴清德念茲在茲的「促進國家進步發展」的地方,減少不必要宣傳、行銷費用。面對史上最高預算,執政團隊會完全無法調整,實在難以說服人。

在賴清德一聲令下,卓榮泰總算願意就預算案與在野協商,但在野黨立委也表明協商的前提是,行政院請先提追加預算,當然,也不是行政院提什麼追加預算,在野黨就要接受,如果追加的預算還是用在如養網軍、不當宣傳、圖利特定媒體等等,之前在野黨已經表明不會過關的地方,在野黨一樣會否決。

韓國瑜三番兩次做球,賴清德也已要求協商,卓榮泰面子裡子都有了,就不要再硬幹蠻幹了,趕快協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