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崛起的華爲,閃了蘋果的腰

走出陰霾的華爲,重新擦亮了名片

撰文/李覲麟

編輯/陳鄧新

排版/Annalee

華爲和蘋果,或許將不是一個問題下的兩個選項了。六年前,華爲被美國製裁,蘋果的風頭一時無兩,那時的蘋果一定想不到,華爲的強勢迴歸會來得這麼快,快到很難釐清其中緣由。

幾天前,華爲舉辦了鴻蒙智行尊界技術發佈會,正式揭曉了與江淮汽車合作打造的尊界S800,將自主智能的黑科技一次帶到了臺前。

也是在這一天,蘋果官宣iPhone 16家族新成員iPhone 16e,時隔三年再次推出平價版,被推測也想乘上國補的快車,但都2025年了,一款被刀法到底的入門蘋果和一款安卓旗艦機,用戶還沒有答案嗎?

其實近兩年中,蘋果無論是在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都在逐步喪失着絕對優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手機和平板兩大基本盤,蘋果都沒有和“華米OV”拉開差距。一場大洗牌之後,看似龐大的“果粉”正在加速萎縮。

而華爲呢?無論是實現完全自主可控的麒麟芯片,還是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純血鴻蒙,都說明華爲歷經“三味真火”後終於迎來了絕地反擊的時刻。

“從被動智能,到自主智能,汽車,終於迎來覺醒時刻!”在鴻蒙智行尊界技術發佈會上,華爲集團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如是說。

在尊界 S800身上,有着濃重的“自主智能”氣息,例如自主智能數字底盤平臺——華爲途靈龍行平臺、自主智能安全防護系統——天使座主動安全防護、自主智能車載通信系統——華爲星河通信、自主智能淨化座艙——鴻蒙ALPS座艙2.0……

尊界S800

這場發佈會後,有很多人討論着這究竟是真正的行業顛覆還是參數碾壓的豪華遊戲,但無論如何,這就是華爲帶給尊界的底氣。

其實重新殺回市場的華爲,早就證明了自主創新的力量,鴻蒙操作系統的推出更是狠狠秀了一把,它不僅支持多種終端設備,更構建了龐大的開發者生態,填補着越來越多的市場空白。

短短几年,華爲和蘋果已經走出了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當華爲突破技術封鎖大刀闊斧地向前邁步時,蘋果卻還在玩“老套路”。

與尊界汽車發佈會同日,蘋果公司CEO庫克發文:“認識一下iPhone 16e,iPhone 16家族的最新成員。”這是時隔三年後,蘋果終於推出的平價機型。

從配置上來說,殘血A18、少見的單攝像頭、被砍掉的靈動島,讓網友吐槽“都2025年了,竟然還能看見這樣的產品。”

iPhone 16系列迎來新成員

從價格來說,4499元起售的價格,搭配這樣的配置,讓iPhone 16e的受衆羣體變得很模糊。究竟是認爲“不是iPhone 16買不起,而是iPhone 16e更有性價比”的人,還是認爲iPhone 16e的性能用起來剛剛好的人呢?

事實上,諸多消費者都認爲iPhone 16e以這樣的配置在這樣的時機推出,更像是蘋果針對國補政策的定製機型。

“除非你就是想買個蘋果標誌,不然給我一個不買安卓旗艦的理由”“說直接點,這價格買國產旗艦它不香嘛”“iPhone 16e可能是蘋果品牌力繼續下滑的標誌”……諸如此類的聲音在iPhone 16e上市後不絕於耳,蘋果若真想用它來參與國補的鬥爭,恐怕是不戰而潰了。

反觀華爲,摺疊屏系列和Mate70系列在高端市場上齊齊發力,國產芯片供應能力的提升加上純血鴻蒙系統的加持,華爲在國內市場的反彈速度驚人,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供應鏈的多重壓力下,華爲構建了軟硬件協同的獨立生態。

“蘋果外觀設計開始大變了,iPhone 17 Air超薄新機做了橫向條形跑道設計,Pro系列做了橫向大矩陣設計,目前產品線新增大摺疊,開始捲了。”2月以來,多個渠道開始透露新款iPhone的信息,而他們幾乎都釋放出了同樣的信號,那就是蘋果終於打算拿出點新東西了。

畢竟,從去年到現在,蘋果無論是在全球市場,還是在中國市場,都遭受着國產手機廠商的圍獵,從出貨量到市場份額,再到年增長率,無一不是懸在蘋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iPhone 16系列的處境,就是最好的佐證。

這款從發佈之日就被華爲Mate XT三摺疊搶走熱度的產品,不僅被詬病繼續延續“擠牙膏”風格,還在上線之後出現全線破發的情況,把黃牛都給坑了一把。

更令人意外的是,多數人根本沒想到蘋果會搶到國補覆蓋3C產品之前,在官方旗艦店推出年貨節大促活動,iPhone 16系列最高直降1000元。因此種種,iPhone 16也被稱爲蘋果有史以來跳水最快最猛的機型。

蘋果在國補覆蓋3C前開啓降價

不過結合市場情況來看,蘋果的確需要這樣做。

2月18日,華爲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的創新產品全球發佈會就是一個信號。在這場發佈會上,全球首款商用三摺疊屏手機——華爲Mate XT非凡大師首次亮相海外。加上去年華爲在歐洲、中東、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Mate X6產品,摺疊屏已成爲華爲在海外市場重新發起攻勢的開路先鋒。

再聚焦到國內市場,蘋果更是如芒在背。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排行榜前五名就已不見蘋果身影,淪落到“Others”之列。當時就有美國媒體在《華爾街日報》中評論道:“蘋果正在失去在華市場的頂級吸引力”。蘋果公開的業績也顯示,大中華區下降的8%銷售額導致蘋果該季度的全球銷售額同比下降了4.3%。

圖源網絡

消費者願意用腳投票,而蘋果在電池續航、攝影水平、通話信號等方面掉隊,加上“華米OV”等幾乎所有廠商都在佈局AI,漸漸搭起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結果便不足爲奇了。

有分析人士更表示,華爲正在一步步收復制裁後被蘋果奪走的“失地”。

2月5日,華爲董事長樑華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透露,2024年華爲整體經營達到預期,全年銷售收入超過8600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華爲去年營收同比增長約22.12%,創下8年以來最大漲幅。

其中,消費者業務重回增長,低潮期褪去,華爲在中國市場的全年份額終於重回第一。

成績的背後,要歸功於純血鴻蒙系統的正式上線,帶來了國產系統徹底“去安卓化”的飛躍。隨後華爲“1+8+N”全場景戰略落地,純血鴻蒙系統作爲底座,聯動了手機、平板、PC等終端,還跨界引領了汽車、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領域的迭代。

華爲的生態體系建起了全新的護城河,不僅在全品類領跑,更大幅提高了用戶粘性,給未來創造了大量增長點。

手機市場帶來的焦慮還不夠,蘋果在其他地方的日子依舊不好過。

曾幾何時,大衆提到平板電腦,首先想到的品牌一定是iPad,從硬件到生態,蘋果都有着其他廠商無可比擬的優勢。但不知從何時開始,起碼在國內市場,iPad不再強勢了。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的224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華爲MatePad以32.3%的市場份額超越蘋果iPad的26.6%,成功登頂中國平板電腦市場。而在去年,蘋果則是以33.6%的份額,領先華爲的26.5%。

迴歸的麒麟處理器搭配鴻蒙系統,實現了跨設備間的無縫協同,因此在手機市場上的一路向上也給平板市場帶來了大量新用戶,加上MatePad Pro、MatePad Air和MatePad SE11系列各司其職,高速增長自然不足爲奇。

無論是手機、平板還是更多領域,蘋果的發展路徑似乎陷入了某種既定的框架之中。但當下的智能終端市場,“擠牙膏”式的創新模式,已然難以再緊緊抓住用戶的心。曾經引領行業的蘋果,如今似乎真的老了。

與之截然不同的是,華爲正以迅猛之勢重新崛起,並且在高端市場加速前進。

其中,6000元以上輕薄本市場,華爲銷量份額已達31.0%,而蘋果爲30.1%,在2000元以上的高端穿戴市場,華爲銷量份額達56.0%,排名第一,蘋果則以36.4%的份額位列第二。

種種數據說明蘋果在曾經擁有絕對優勢的產品線上也在失去號召力,而華爲則在高端市場節節高升。

加之智能汽車業務爆款頻出,2024年,鴻蒙智行旗下問界、智界、享界一齊亮相,全年交付量超過43萬輛,連續8個月蟬聯中國汽車品牌成交均價TOP1。

反觀蘋果,傳聞多年的汽車業務,也在去年正式傳出了放棄的消息。蘋果與華爲未來在佔領科技制高點和高端市場的競爭上,將充滿變數。而這不是個別品牌的興衰起伏,更是智能終端市場格局重塑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