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政協2024年度十大好提案④ | 關於寧夏農作物種業提質增效的提案

編者按

爲充分發揮“好提案”示範引領和宣傳引導作用,我們陸續摘要刊發寧夏政協2024年度十大好提案內容及辦理答覆意見,敬請關注!

第029號提案

關於寧夏農作物種業提質增效的提案

提案者

寧夏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

“十三五”以來,自治區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通過扶持建設種子基地,培育龍頭企業,推動種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着力提升品種管理、質量監管、供種保障、種業服務能力。當前,寧夏種業在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存在問題

一是寧夏種業小而散,企業實力較弱,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大部分資源仍然由科研機構擁有,成果轉化慢。

二是南繁基地建設滯後,高標準農田、基地生活生產設施不完善,資金缺口大,落實建設任務難度大。

三是育種能力弱,缺乏種質資源,優質品種少,育種同質化嚴重。

四是種業引導政策供給不足,制種企業和農戶沒有對應的政策,激勵引導散。

五是市場監管能力不足,非主要農作物種類多、品種雜,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現象普遍,檢疫性病害發生風險加大,市場監管難度增加。

二、意見建議

一是加強種業發展系統規劃。從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到產業發展進行全鏈條規劃,有序開展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種業創新攻關、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種業優勢企業扶持、種業市場監管力度等行動。鼓勵國內外種業龍頭企業來寧投資,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種業發展,形成政府大力推進、市場有效驅動、企業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的寧夏種業發展新格局。

二是加大種業政策資金扶持。自治區層面將種業納入優勢特色產業予以重點扶持,着力從“政策、資金投入、人才引進”三個方面加大對種業持續支持力度,培育大品種、成就大企業、形成全產業相融通的大產業。探索種業保險政策,建立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商業化運作的種子生產風險分散保障機制,增強種業抗風險能力。

三是引導組建創新聯合體,推進聯合攻關。創新成果轉化體制機制,落實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政策,形成企業爲主體、科研爲支撐、產學研用深度結合。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快基因編輯等新技術研發應用,促進高產高效、綠色優質、節水節糧、宜機宜飼、專用特用新品種的選育。

四是加強種業宣傳推介力度。積極向農業農村部和自治區政府爭取,提升“寧夏種業博覽會”舉辦規格;充分利用國內外各類種業博覽會平臺,推薦寧夏種子企業,宣傳推介寧夏種業好產品,不斷擴大寧夏種業影響力和覆蓋面。

五是強化市場監管。健全種子管理體系,強化各級農業部門的種子種苗管理職能,壓實工作責任,不斷提升執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按照行業管理、許可管理、品種管理、質量監督、市場監管等工作重點,對種子種苗生產經營實施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建立種業大數據平臺,打造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可追溯體系,構建屬地爲主、部門協同、區域聯動、社會參與的監管格局。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答覆意見:

近年來,寧夏搶抓國家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按照“1135”發展思路,強政策、優佈局、抓創新、育龍頭,加快培育種業新質生產力,種業發展實現了量質齊升,“寧字號”種業品牌已成爲西部地區種業發展的“金字招牌”,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針對加強種業發展系統規劃的建議,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起草了《寧夏外向型種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關於加快推進外向型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大力發展外向型種業的請示》和《寧夏推進外向型種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等,並積極向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彙報,爭取將外向型種業納入自治區“六特+N”產業,建立省級領導包抓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會同自治區相關部門和有關市縣區,共同推進外向型種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

針對推進種業聯合攻關的建議,自治區科技廳制定了《自治區種業科技創新行動方案》,啓動實施了自治區新一輪種業創新重大科技專項。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實施“農業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重點向種業傾斜。充分發揮重大科技專項在種業創新中的引領支撐作用,推進項目、平臺、人才一體化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加速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組織實施了水稻耐直播抗逆精準鑑定等項目,創制了耐直播抗逆水稻優異種質、構建了涵蓋表型和基因型信息的小麥種質資源數據庫、構建了轉基因玉米高效育種技術體系。

針對加強種業宣傳推介力度的建議,藉助國內各類種業大會、展會平臺、新聞媒體,聯合商務部門加大對寧夏種業的宣傳推介力度。聯合自治區商務廳,每年組織區內企業積極參加全國和各省種業博覽會,爲區內企業“走出去”和區外企業“請進來”搭建良好平臺。

針對強化市場監管的建議,聯合自治區市場監管廳,加強基層種業管理和農業綜合執法力量建設,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健全部門協同、信息共享、案例交流、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措施,嚴厲打擊假冒僞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爲,確保種子質量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針對推進我區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的建議,按照“應保盡保、應收盡收”的總體目標,全面完成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共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859份,首次發現藍禿子小麥、火玉米、野蕎麥、檾麻等一批古老地方品種新資源,全區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保存資源樣本達到2.6萬份,基本摸清了全區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

針對高水平推進寧夏種質資源庫建設的建議,積極向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彙報,爭取將寧夏種質資源庫建設納入“十五五”全國種業發展規劃,種業管理司已原則同意,下一步將持續跟進對接,積極爭取寧夏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落實落地。(記者:單 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