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中國研究俄國如何反西方制裁:衝著臺灣?
《華爾街日報》12月2日報導:「中國大陸正在研究俄羅斯如何應對西方制裁」,不過該報導的下一段標題做的很聳動:「爲臺海衝突做準備」。兩年前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義大利外長迪馬尤視訊會晤時曾警告,不斷升級對俄羅斯的制裁,將損害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復甦和各國的民生。(取自大陸外交部網站)
著名的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2日報導:「中國大陸正在研究俄羅斯如何應對西方制裁」,不過該報導的下一段標題做的很聳動:「爲臺海衝突做準備」。意謂着中國大陸如果入侵臺灣,西方以美國爲首的國家,會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因此研究俄羅斯被制裁的經驗,可以未雨綢繆。
《華爾街日報》的這個報導可以有兩個意涵:第一,川普2.0即將來臨,估計對中國的貿易戰不會停歇,貿易戰除了加徵貨物關稅外,也會禁止各種科技產品賣給大陸,影響大陸經濟的程度,不亞於經濟制裁。俄羅斯如何應對經濟制裁,中國大陸可以借鏡;第二,目前兩岸情勢嚴峻,臺灣民進黨當局執迷於抗中求獨,陸方圍島軍演不斷,各方對「武統臺灣」經常兵推,臺海軍事衝突一旦爆發,西方國家應該也會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研究俄羅斯經驗,中國大陸可以預先準備如何因應。
上述這兩個意涵要有意義,其實取決於俄烏戰爭發生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到底有沒有效果?如果沒有什麼效果,北京把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當做一個重要課題來研究、參考,本身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實在不需要《華爾街日報》這樣報導。西方在防止中國崛起,進行經貿、金融及科技圍堵,也不是今天才開始,恐怕更不是單純「衝着臺灣而來」;臺灣對大陸「武統」固然要嚴肅以待,但也不必隨着外媒起舞,自己嚇自己。
第一個根本問題是國際上的經濟制裁,到底會不會完全有效? 美國長期以來最常用經濟手段強迫他國接受美國的意志,也會聯合其他國家制裁一個特定的國家。二次大戰以來衆所皆知的例子,例如制裁古巴、伊朗、伊拉克、北韓等,基本上是有些效果,但沒有辦法強迫對方真正的讓步。
以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爲例,美國在危機前就禁止賣武器給古巴,不再向古巴買糖,對古巴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危機發生後,對古巴更進行全面的貿易禁止,但古巴投向前蘇聯,買蘇聯的武器,賣糖給蘇聯,也宣佈成爲社會主義國家而脫困。當時古巴強人卡斯楚曾在聯合國演講,當着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面說:是美國逼着我們找新出路,交新朋友。可見經濟制裁往往造成日後對手的聯盟,以及更強的威脅。
第二,俄烏戰爭後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有效嗎?如果從俄羅斯的GDP年增率來看,2010年之前俄羅斯有相當多的年分達到6%,2010到2020年這10年經濟調整表現較差,2021年卻有4.75%增長,2022年2月俄烏戰爭擴大,2022年、2023年各只有約2個百分點的增長,但2024年國際貨幣基金預期會增加到3.55%,高於日本的3.38%,重回世界前5大排名。事實似乎在告訴世人,俄羅斯挺過去了,而且因爲戰爭,俄羅斯還轉型成「戰爭經濟」,形成以戰爭物資爲生產的經濟型態在發展。
各國研究俄羅斯是否重創於西方的經濟制裁,大部分研究結果都表示,成效有限,有的報告甚至於直接用「失敗」(fail)加以形容。西方經濟制裁對俄羅斯所以成效不彰,是因爲:
1,制裁並不徹底。制裁項目集中在石油、天然氣及可以用於軍事的科技產品。但石油及天然氣,俄可以賣給中國及印度。尤其是核工業產品,並不在制裁項目上,甚至於美國都還在購買俄國提煉生產的鈾核燃料。
2,俄羅斯雖被迫退出全球金融銀行結算系統的SWIFT,其實影響並不大。更加速了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甚至於土耳其之間,以「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進行經貿活動。俄羅斯也採取以人民幣或黃金結算,擺脫對美元的依賴。
3,大部分地球北方國家親美的,會加入制裁俄羅斯行列,但南方國家反成爲俄羅斯當下買賣貨物的對象。加上有所謂極難查證的「影子艦隊」,僞裝成不參加制裁國家的船舶,或者更換難以查證的船東,逃避制裁。
4,各國查察貨物往來的海關規定,鬆嚴不一,容易矇混過關。
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反而促成以中國及俄羅斯爲首的金磚國家,更積極的想建立自己的貨幣結算制度,擺脫美元的控制;同時,也想建立一個新的貨幣,取代美元。雖然各界都認爲要再建立像歐元一樣的貨幣,難度極高,但建立數位貨幣的可能性,被討論的程度卻越來越高。媒體報導金磚國家中的南非,準備發行金磚國的貨幣,即將上任的川普立即發言警告南非,要對南方輸往美國的產品徵200%的關稅,嚇得南方政府第一時間衝出來否認。但也證實了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已經有反效果。
俄羅斯對抗西方制裁的種種方法,當然會讓面對美國貿易戰及科技戰的中國,覺得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但如果硬要說,這是爲了武統臺灣會受到西方的經濟制裁在做準備,正顯示出臺灣民衆對兩岸關係的不安與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