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攝護腺癌 長效針劑治療快長強
臺大醫院泌尿科教授暨主任闕士傑表示,11月的英文是November,鬍子的英文則是Moustache,許多泌尿科醫師會在「11鬍子月」(Movember)留鬍子,鼓勵男性留意自身健康,尤其是泌尿系統的疾病。(闕士傑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今年很快又來到了尾聲,在充滿節日氛圍的12月,其實比較少人注意到剛結束的11月其實也有個全球關注的特殊主題!每年的11月,又稱爲「鬍子月」(Movember)是全世界共同呼籲男性健康的重要月份。在癌症發生率越來越高的現代,專屬於男性的攝護腺癌或是睾丸癌,是泌尿科醫師特別提醒要重視的的癌別。攝護腺癌在臺灣是發生率第5、死亡率第5的癌症。醫師提醒男性,年過55歲者,每年應接受例行性泌尿系統的篩檢,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測以及泌尿科醫師的指診和檢查,由醫師判讀罹癌風險。
臺大醫院泌尿部教授暨主任闕士傑表示,11月的英文是November ,鬍子的澳洲式英文則是Moustache,兩字合併簡稱Movember。許多泌尿科醫師會在「鬍子月」(Movember)留鬍子,用來提醒和鼓勵男性留意自身健康,尤其是泌尿系統的疾病。
根據國健署統計,攝護腺癌是2019年男性發生率第5名的癌症,當年共7115人罹患攝護腺癌,而衛福部2021年死因統計則顯示,攝護腺癌死亡率爲癌症中的第5高,當年共奪走1689條人命。闕士傑表示,攝護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有些人會出現排尿症狀,有些人則沒有症狀;若能及早檢出、及早治療,10~15年的侷限性攝護腺癌其存活率高達8、9成。
闕士傑提醒,55歲以上的男性,應每年接受例行性泌尿系統的篩檢。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2012年曾建議醫師停止爲男性做PSA檢測,數年後全美攝護腺癌死亡率就上升,該機關也在2019年改口,不反對醫師爲男性檢測PSA,但應藉由醫師與病患討論篩檢攝護腺癌的優缺點之後再進行。
攝護腺癌可分爲侷限性及轉移性,若爲侷限性病患,接受開刀、放射、冷凍消融或是海扶刀等治療有很高機會可以治癒;但若爲轉移性攝護腺癌,則可接受針劑荷爾蒙、甚至合併二代新型口服藥等治療。其中針劑荷爾蒙男性藥物去勢治療是較爲常見的治療方式。
闕士傑曾收治1名70歲的老伯伯,之前每個月都到醫院施打荷爾蒙藥物,等病情穩定後便改爲3個月1次的長效針劑治療,睾固酮及癌症指數都得到很好的控制,生活品質也改善,類似的例子已有無數男性攝護腺癌病人獲益。他建議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患者可考慮接受3個月1次的荷爾蒙長效針劑治療,在第一個月就能有效降低睾固酮濃度,達到「快長強」的治療效果。在疫情期間,使用長效針劑也可減少赴醫院的頻率,降低染疫風險,且治療週期拉長至3個月,也能讓患者及照護者在回診的時間安排上更加彈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