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前程遠大,“明星”縱目科技眼下卻有點冷

近日,市場有消息稱,國內自動駕駛公司縱目科技近日召開全員會,因業務未達預期,自本月起停發工資,只發基本生活費。縱目科技"停薪"的傳聞甚囂塵上。

11月27日,有媒體報道稱,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縱目科技確實在全員會上通知,從本月開始員工工資部分發放,但五險一金正常繳納。

此外,該知情人士還透露,目前有一家國資正在和縱目科技談一筆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可能在年底之前進賬,加上年底會有部分應收款到賬,公司現金流情況屆時會有所好轉。

縱目科技成立於2013年,是國內率先獲得整車廠量產項目定點合同的自動駕駛企業之一,與一汽紅旗、長安汽車等多家國內主流主機廠商建立了量產合作關係。

最早在2017年,縱目科技就曾登陸新三板,但數月後宣佈摘牌,此後曾在2022年遞表科創板,2024年遞表港交所,但隨着港交所招股書的失效,縱目科技的IPO之路再次折戟。

自動駕駛作爲資本市場的熱點領域,近幾年有不少企業都紛紛入局。此次縱目科技的"停薪風波",也反映了自動駕駛企業面臨的諸多難題。

三度遞表IPO 曾獲小米融資

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的唐銳,在美國硅谷從事近20年的汽車電子半導體研發管理後,決定回國創業,並於2013年在上海張江成立了縱目科技。

最初,縱目科技專注於環視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在成立初期,縱目科技主要爲一級供應商提供環視系統的軟件和算法,並逐步建立起生產和供應鏈能力。2015年底,搭載縱目前裝環視ADAS的第一款車實現量產,標誌着公司從二級供應商向一級供應商的轉型。

從2016年起,縱目科技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成功轉型爲Tier1供應商,並在北京建立了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同年,吉利博越搭載縱目的環視ADAS系統成功量產,成爲爆款車型,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市場中的地位。公司也逐步形成了從算法軟件到系統硬件,從智能駕駛控制單元到多種智能傳感器的全產品佈局。

在發展過程中,縱目科技也頗受資本市場看好。2015年至2022年期間,縱目科技完成了A輪到E輪的融資,投資方包括聯想、小米集團、君聯成業等明星資本,當時估值超90億元,成爲中國ADAS賽道的一隻獨角獸。

企查查資料顯示,縱目科技總共進行過10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發生在2022年3月,當時縱目科技宣佈完成超過10億元的E輪融資。

縱目科技也一舉成爲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明星企業。並且在2017年開始就嘗試IPO。

2017年,縱目科技首次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但數月後便宣佈摘牌。2022年11月,縱目科技轉戰科創板,於2023年9月撤回IPO申請。今年3月28日,縱目科技向港股遞交了IPO,由於招股書滿6個月後未能通過耹訊,縱目科技港股上市申請於9月28日失效。

三度遞表的艱辛歷程,似乎也體現了縱目科技在發展過程中的幾度浮沉。

技術人員離職 公司連年虧損

過去幾年,縱目科技可以說是做到了行業頭部。根據縱目科技的招股書披露,在中國乘用車自動泊車解決方案市場,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縱目科技在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4.9%。在中國乘用車APA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縱目科技在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5.6%。

發展過程中,縱目科技也不斷地在擴展業務範圍,由最初ADAS系統解決方案、L4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到後來涉足新能源車無線充電系統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在不斷地融資中,縱目科技的業務體量也越來越大。

但業務的擴展並未能夠及時帶來業績的增長。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縱目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爲2.25億元、4.69億元、4.98億元,分別虧損4.34億元、5.88億元、5.64億元,累計虧損近16億元,虧損原因主要由於其研發投入較大。

此外,縱目科技在2023年才實現毛利率轉正,其近三年毛利率分別爲-8.9%、-3.5%、3.5%。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縱目科技的五大客戶分別是理想、賽力斯、長安汽車、嵐圖和中國一汽,貢獻收入達到總收入的93%。

在發展過程中,縱目科技也有不少核心技術人員離職。據縱目科技2022年9月的科創板招股書說明書顯示,彼時縱目科技核心技術人員共4名,分別爲唐銳、王凡、吳子章、張笑東。

根據2024年3月的港交所招股書,王凡已於2023年6月辭任監事職務。另外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下半年,王凡已自縱目科技離職。其次,根據之前的科創板招股書,吳子章當時是縱目科技2個員工持股平臺的合夥人。而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2024年5月7日和9日,吳子章已先後退出上述持股平臺。最初的4名核心技術人員已有兩人離職,同時其2021—2022年授予激勵人員中,或至少已有5人離職。

近期,又有報道稱,縱目科技正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並行推進智駕、蠶叢機器人兩大業務線。今年1月18日,縱目科技正式宣佈其子公司蠶叢機器人,並推出L4級無人駕駛能源機器人"閃電寶(FlashBot)",可在園區、停車場等場景,爲新能源汽車提供智能充電服務。

有知情人士表示,"公司選擇放棄高階智駕的供應服務,更專注於聚焦核心客戶的低階智駕業務的起量。這是一個較爲明確的調整與轉型。"

公司管理層方面,最新消息顯示,今年11月19日,蠶叢機器人正式宣佈,任命陳剛爲合夥人及創新事業部總經理,全面負責創新與生態運營業務。

如今,自動駕駛技術正在迅速發展,融合了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核心技術,展現出廣闊的潛力和應用前景。但隨之而來的,基礎設施的制約、行業技術成熟度的欠缺以及商業化和安全問題都是擺在衆多企業面前的挑戰。不知道在自動駕駛的風口之下,縱目科技的前景如何?(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