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受害豚」連續5寶寶擱淺亡 他:政府只管白海豚

環評要求離岸風電作業船行經白海豚重要棲息地時要減速慢行,但相關規定都是爲白海豚量身打造,並未考量到其他種類鯨豚。(圖/123RF)

離岸風場工程開發後導致鯨豚擱淺量暴增,政府爲了降低環保團體罵聲,現行環評以白海豚爲主要保護對象,卻也因此忽略與白海豚爲同一保育等級的「露脊鼠海豚」。露脊鼠海豚近年擱淺數量倍數增加,西北海域今年初更在1個月內連續發現5只露脊鼠海豚「寶寶」擱淺身亡,成爲目前臺灣鯨豚史上解不開的最大謎團,也是保育員心中最深的痛。

據瞭解,中華白海豚現行數量不到60只,牠們被稱爲臺灣海峽中的白色信使,屬於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在維持生態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在國光石化開發案中,前副總統吳敦義稱牠們「會轉彎」而大登媒體版面,白海豚更因此成爲國人眼中開發與保育的代表動物。

前副總統吳敦義說「白海豚會轉彎」引發議論,也讓該物種成爲國人眼中開發與保育的代表動物。(圖/周蓮香提供)

也因爲國人對中華白海豚的重視,離岸風場開發時總以白海豚爲「擋箭牌」,環境評估作業皆爲白海豚量身打造,要求打樁噪音不得超過160分貝,並規定施工船隻在接近重要棲息海域時,需低速航行並避開白海豚,航道劃設也要避開敏感區,這些作業流程看在鯨豚協會眼中,卻是「治標不治本」的掩耳盜鈴。

「露脊鼠海豚纔是離岸風場最大的受害者。」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相較於抗噪能力強的中華白海豚,露脊鼠海豚更爲敏感,且牠們體型小又沒有背鰭,海上觀察十分困難,在過去的評估中都不曾發現露脊鼠海豚身影,但牠們卻用一次又一次的擱淺遺體證明自己存在。

臺灣沿海今年初在短時間內,多次發現露脊鼠海豚寶寶擱淺,而該物種被認爲是離岸工程最大受害者,讓保育界憂心忡忡。(圖/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曾鉦琮說,今年農曆過年前後,臺灣西北邊海域在短時間內接連出現5只擱淺的露脊鼠海豚,牠們被發現時皆已身亡,身旁更沒有母親的陪伴,而鯨豚母性本能強烈,媽媽通常會陪伴並帶着孩子,幼體單獨落單案尤爲罕見,學界多次推論都無法找到答案。

「鯨豚擱淺,就差不多等於人類進加護病房。」曾鉦琮提到,鯨豚擱淺代表牠們已面臨生命危險,過往活體救援成功的比例僅10%,因海洋保育署成立及各項人力物力投資,近年救援成功比例已達30%,但在海洋大學退出海龜救傷計劃後,中華鯨豚協會目前成爲北臺灣最後的救援支柱,目前也正在籌備完善的海洋動物救援中心,希望大衆能多關心這些被人類所傷的動物,共同爲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