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降至3%以下,新春消費貸價格戰打響
蛇年春節將至,多家銀行打響消費貸價格戰。
近期,不少銀行推出新的消費貸款利率優惠活動,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部分銀行的消費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甚至跌破3%。
分析人士指出,從市場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如果銀行一味追求過低的利率策略,可能會損害整個行業的利潤,追求低價的同時還要注意控制消費貸的資產質量,並且維持一個相對合理的利率水平有助於引導消費者理性看待貸款利率的變化。
此外,爲爭奪客戶,不少貸款中介也活躍在市場上,以更低利率吸引消費者申請貸款,對此,監管和銀行發佈聲明提示消費者警惕不法貸款中介虛假宣傳和誘導。
價格戰打響
臨近蛇年春節消費旺季,多家銀行提前部署消費貸營銷活動,有不少銀行將消費貸利率降至3%以下。
例如,杭州銀行通過發放貸款優惠券來推廣消費貸款,廣告宣稱,使用首貸優惠券後,消費貸款的最低利率可達2.88%,最高可貸金額爲20萬元。浦發銀行的“浦閃貸”產品目前推出了限時優惠利率,年化利率(單利)最低也可達2.88%。
民生銀行、北京銀行推出的限時優惠利率則更低。民生銀行的消費貸款產品“民易貸”在1月27日前申請可享受最低2.76%的優惠利率,線上申請的最高額度爲30萬元。
北京銀行的“京e貸”產品目前提供最低年化利率(單利)爲2.76%,最高可申請額度爲1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年,該優惠活動將持續至1月31日,相較於去年11月最低爲2.98%的年化利率,此次利率水平有所下調。
“目前正值銀行傳統的‘開門紅’時期,各大銀行都希望在新年的開始取得良好的業務開局。”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爲此,他們通過推出利率優惠的消費貸款產品來吸引客戶,以增強客戶黏性和忠誠度,並增加貸款業務量,爲全年的業務發展奠定基礎。
不過,相較於股份行和城商行的促銷手段,國有大行推出的消費貸利率普遍在3%以上。例如,中國銀行的“中銀e貸”提供最高20萬元的貸款額度,最低年化利率爲3.4%。建設銀行的“快貸”年化利率從3.45%起,最高額度爲20萬元。交通銀行的“惠民貸”年化利率則在3.2%至3.6%之間。
此外,許多低利率消費貸產品有一定的門檻要求,只針對部分優質客戶。例如,農業銀行的“網捷貸”主要針對公務員、事業單位、上市公司、國有企業、學校、醫院、銀行、政府機關等單位的員工,以及有房貸、公積金、社保、代發工資的客戶等;而中國銀行的“中銀e貸”則主要面向擁有穩定房產或收入的客戶羣體。
民生銀行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2.76%的優惠利率主要提供給代發工資客戶、貴賓客戶、按揭貸款客戶、部分合作單位的員工以及在北京繳納公積金的客戶等特定羣體。北京銀行的個貸經理也向記者介紹稱,目前“京e貸”產品的最低年化利率爲2.78%,只有在瞭解了客戶的基本情況後,系統纔會向符合條件的客戶發放專屬的利率優惠券。
“儘管今年貸款利率可能會繼續下調,但消費貸款利率持續低於3%的可能性不大。”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指出,一方面,銀行的存款成本相對固定,使得消費貸款利率難以持續下降;另一方面,3%的消費貸款利率明顯低於住房貸款,可能會導致部分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和投資領域,從而帶來新的風險。
資產質量不容忽視
在最近兩年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銀行需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以保持個人貸款業務的規模和收益。消費貸款具有額度相對較小、期限靈活、風險分散等優勢,成爲各家銀行重點發展的領域。
根據上市銀行半年報,2024年上半年,在國有六大行中,農業銀行的個人貸款較上年末增加了5921.78億元,增長率爲7.3%。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增長了26.5%。與此同時,交通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較上年末增長26.85%。
工商銀行的個人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加了1809.22億元,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實現17.4%的兩位數增長。建設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達到了4805.9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了589.74億元,增幅爲13.99%。
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9月末,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達到20.4萬億元,較年初新增6580億元,同比增長5.8%。
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的擴大有助於銀行優化收入結構和提升盈利能力,但在消費貸款價格競爭日益激烈的同時,銀行也要關注零售信貸資產質量的風險。
去年上半年,包括多家國有行在內,雖然整體資產質量相對穩健,但部分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率出現擡升。截至2024年6月末,農業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了26.5%,不良率從1.04%升到1.17%。工商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也較上年末增長了17.4%,不良率從1.34%上升到1.65%。
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的個人消費貸不良率也有所上升。2024年半年報顯示,民生銀行個人類不良貸款率爲1.69%,比上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上海銀行的個人貸款和墊款不良率爲1.11%,較前一年末上升了0.22個百分點。青島農商行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從1.71%上升到了2024年末的2.06%。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爲,低利率可能會鼓勵消費者借貸消費,從而刺激消費需求。但貸款利率的下降會直接影響銀行的利息收入,對銀行的盈利能力構成壓力。銀行需要更加註重風險管理,以避免不良貸款率的上升。在降低消費貸利率的同時,銀行應當加強信貸審批流程,使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提高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同時在業務經營方面增加多元化收入來源,比如非利息收入等。
警惕不法貸款中介
在各家銀行發力消費貸推廣時,不少貸款中介也在市場上變得活躍,以“提高額度”“優惠利率”等名義吸引消費者貸款。
在記者瞭解過程中,不少貸款中介宣稱,“最近許多客戶來辦理借款業務,操作流程通常是先從銀行申請貸款,然後進行取現和分散轉賬,消費貸款的利率最低可達2.1%”。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有的中介以極低的利率吸引客戶,但在實際放款時,利率卻遠超承諾的水平,甚至還會額外收取風險管理費等費用。更有些不法中介僞造或冒充正規機構的名稱、標誌和文件,誘使消費者購買不存在的保險產品或辦理虛假業務。
對此,監管和銀行紛紛發佈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切勿上當。去年12月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風險提示,指出近期在社交平臺上出現了一些不法貸款中介,打着“債務重組”和“債務優化”的旗號,誘導消費者進行“借新還舊”或申請高息過橋墊資。
監管提示稱,應警惕不法貸款中介虛假宣傳和誘導。充分認識違規“倒貸”的風險和危害,警惕不法中介隱瞞不利信息、只談誘人條件的虛假宣傳和誤導,切勿盲目相信陌生來電、短信、廣告傳單、社交平臺等渠道推送的“債務重組”“債務優化”“免抵押擔保”等貸款中介信息,避免陷入相關陷阱。
多家銀行近期也發佈聲明,與不良貸款中介或不法分子撇清關係。1月6日,興業銀行上海分行發佈謹防詐騙軟件的重要提示,稱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興業銀行名義,利用一款名爲“興惠”的App誘導消費者申請“貸款”,從而實施詐騙。華夏銀行也發佈聲明稱,近期網絡上出現了冒充“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分行”名義發佈的虛假宣傳廣告,提示消費者注意風險。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指出,金融機構應嚴格控制貸款申請、資質審覈和貸中監測等環節,防止貸款資金被用於炒房、炒股等違規行爲,以及防止“以貸轉貸”等套利行爲的發生。同時,應向金融消費者充分告知消費貸款資金不得用於違規領域及其可能帶來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