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找不到素材怎麼辦?

文/彭治旗

素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時時陪伴你左右。

它在你的眼睛裡,在你的耳朵裡,在你的舌尖上,在你聞到的氣味中,在你感受到的觸感裡。它可以是一片葉、一朵花、一隻鳥,也可以是一聲蟬鳴、一聲呼喊、一陣雷聲,還可以是酸苦甘辛鹹、羶薰香腥腐,更可以是觸到的軟軟的泥、鋒利的石、溫潤的玉、燥熱的夏。

它24小時陪伴你,在你的周圍徘徊、逡巡、遊弋。有時,它是你的一片心情,如薄薄的雲變幻形狀;有時,它是一個夢境,彷彿看到了童年的影子;有時,它是一次發呆,腦袋空白,陷入虛幻之中,突然驚醒,發現時間過了好久。它是有形的,在西瓜紅色的瓜瓤上,在你愛笑的眉毛上,在你影子的跳躍中。它也是無形的,像風,像電,像混沌初開的虛無。

打開你的五官,感受它們的奇妙。素材就像夏日那隻紅色的蜻蜓,不要只是站着,看着,舉起網兜,去風裡奔跑,用心捕捉。

素材無所不包,世界有多大,素材就有多大。把自己變成傾聽者。聽父母講自己的故事,聽鄰居說他們的經歷,聽同學講他的遭遇,聽街頭巷尾的龍門陣……聽,品人生百態,析社會萬象。

把自己變成好奇者。爲什麼天會下雨?爲什麼人會長大?爲什麼我會心痛?爲什麼我的想法得不到實現?學會觀察自然,理解人情世故,嘗試與自己內心對話,這一個個的問題,就是一個個的生命課題,關注它們,思考它們。

把自己變成旅行者。走出自己的房間,走出自己的圈子,走出自己的限制,到外面的世界去“旅行”。看,萬紫千紅總是春;聽,雨打芭蕉點滴聲;聞,低眉細嗅薔薇香;嘆,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走到活色生香、充盈煙火的生活中去,走到熱鬧喧囂、熙來攘往的人羣中去。

把自己變成閱讀者。讀懂人間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理解時代的風起雲涌,絕望與希望;觸摸每一個靈魂的心靈舞蹈,無奈與堅守……當故鄉永沉水底,童年永眠時光,回家永逝來路,心在哭泣,淚在橫流。你聽到了嗎?當種子因風而起,向着夢想之地開拔,旋轉着、飛行着、彈射着,每一粒用盡全力,向四處播散,無論前方肥沃與貧瘠,出發是它們唯一的姿態,你看到了嗎?

親愛的同學們啊,讓腳步慢下來,讓時間慢下來,讓世界落進你眼裡,落到你的心坎上,讓世間所有美好的素材,都匯到你的筆端,化爲一首首詩、一篇篇文,像土壤滋養種子,像太陽照耀大地,讓自己成長爲一個真正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