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39億元!深市企業積極回購增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深圳報道
近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提到,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將系統性重塑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推動資本市場呈現出積極的、深刻的變化。
吳清介紹,在抓改革、促高質量發展方面,把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作爲重要抓手,推動上市公司強化投資者回報,去年上市公司股份回購金額創歷史新高。
其中,深市企業及股東積極開展回購增持行動。據瞭解,2024年全年,深市上市公司披露回購計劃768單,計劃金額上限合計達1003.39億元,其中15家公司回購計劃金額上限超10億元。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熱情不減——海康威視、牧原股份等967家次深市公司披露回購進展公告。同時,深市67家公司披露回購計劃,回購計劃金額上限92.09億元,其中能特科技(002102.SZ)、順發恆業(000631.SZ)均擬以不超過5億元回購股份,全部用於減少註冊資本。
註銷式回購頻出
從回購的主體來看,龍頭企業回購積極性非常高,且金額較大。
2024年4月,順豐控股在完成2024年第1期人民幣10億元的回購方案後,又火速審議通過了《關於2024年第2期回購股份方案的議案》,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且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
公告顯示,此舉基於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自身價值的高度認同。截至2024年12月31日,順豐控股已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A股股份2077萬股,回購總金額約爲人民幣7.58億元。
2024年12月,海康威視(002415.SZ)也披露回購公司股份的方案,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已在境內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回購的股份將用於依法註銷減少註冊資本,回購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5億元(含),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含)。
此外,溫氏股份也於2024年9月18日發佈回購計劃,擬使用最高不超過18 億元的自有資金回購部分公司股份;京東方A(000725.SZ)擬以不超過10億元回購A股股份,用於實施公司股權激勵計劃。
從回購用途來看,註銷式回購案例持續增加。去年3月發佈的《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下文簡稱“《意見》”)提出,要推動優質上市公司積極開展股份回購,引導更多公司回購註銷,增強穩市效果。
據統計,2024年全年,134家深市上市公司以註銷爲目的進行回購,計劃金額上限合計達257.70億元,同比增長72.08%,7家公司註銷式回購金額上限超10億元。同時,159家深市上市公司以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開展回購,計劃金額上限合計達173.77億元。
較典型的如川恆股份(002895.SZ),其公告指出,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有效推動公司的長遠健康發展併爲公司股東創造價值,公司擬以不超過8000萬元回購A股股份,回購的股份將全部用於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
此外,華昌達(300278.SZ)也擬以不超過3500萬元回購A股股份,能特科技(002102.SZ)以不超過5億元回購A股股份,華菱鋼鐵(000932.SZ)擬以不超過4億元回購A股股份,格林美(002340.SZ)擬以不超過2億元回購A股股份,理工能科(002322.SZ)以不超過1.8 億元回購A股股份,順發恆業(000631.SZ)擬以不超過5億元回購A股股份,回購股份都將全部予以註銷並減少公司註冊資本。
國聯證券認爲,註銷式回購多基於市場走勢、投資者信心等因素開展。研報統計,從上市公司發佈回購預案後的市場表現來看,市值管理類回購註銷一個季度以內超額收益明顯,且顯著高於同期其他回購目的的公司表現。
“關鍵少數”持續進場增持
除了積極回購之外,“關鍵少數”的增持的進度條也同步在刷新。
2024年全年,共有287家深市公司上市公司披露大股東、董監高增持計劃,累計增持上限金額達292.05億元。
2025年來,格力電器、萬凱新材等31家公司相關股東也加入了增持行列,增持計劃上限金額64.63億元。
2025年3月10日,大衆礦業(001203.SZ)便公告,公司董事、總經理擬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增持公司股份數量不低於3016萬股,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2.03%。
格力電器持股5%以上股東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擬以自有資金和金融機構增持專項貸款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股份的金額不低於人民幣10.5億元,不超過人民幣21億元。
年初,上海萊士(002252.SZ)也表示,公司控股股東海盈康(青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於2025年1月7日及1月8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增持公司股份22,933,8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爲0.35%,增持金額1.56億元,並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繼續增持公司股份,擬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人民幣2.5億元,且不超過5元。
更早些時候,東方盛虹控股股東江蘇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盛虹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盛虹(蘇州)集團有限公司也公告,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本次合計增持金額不超過人民幣40億元;中國稀土實際控制人中國稀土集團擬增持中國稀土股份,截至2025年1月7日,本次增持計劃已實施完成,增持金額爲2.47億元。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增持回購
值得一提的是,兩會期間,“開展增持回購,提振投資者信心”成爲今年深市代表參加兩會的關鍵詞,這也意味着,上市公司對於回購增持的熱情持續高漲,A股回購增持規模有望維持高位。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表示,TCL歷來重視投資者利益保護,積極迴應投資者訴求,提升投資者回報。2024年6月,TCL科技完成年度5.20億元二級市場股份回購工作。2015年以來,公司已累計實施二級市場股份回購39.03億元,回購股份9.5億股。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思敏表示,2024年11月,公司發佈股份回購計劃,回購股份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以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公司股票長期投資價值。2025年1月,公司開展股東回饋活動,向符合條件的部分股東贈送公司明星產品布拉格火腿,增強了股東對公司的認可度。
全國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秦英林表示,公司利用多種方式穩定投資者信心,提升公司整體價值,2023年以自有資金回購股份近20億元;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之子、部分董監高及核心人員自願增持公司股票超20億元。9月26日,牧原股份發佈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總金額30-40億元人民幣,回購股份擬全部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牧原股份自上市以來,在持續穩步增長的同時,高度重視投資者回報,嚴格按照《公司章程》制定的利潤分配政策進行可持續的現金分紅,據統計,牧原股份上市以來,分紅及回購已超220億元,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秦英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