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歲時代來臨!40歲一點也不老「只是人生時鐘09:36而已」

圖爲40歲享受人生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百歲時代,我最近在葬禮上切身感受到這句話的意思。參加朋友父母的葬禮時,有不少人表示長輩身故年齡是九十多歲。根據韓國統計廳的資料顯示,二○二一年韓國人的預期壽命是八十三.六歲。現代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現在四十多歲的人說不定會活過一百歲。

過去的社會將人生分爲三個階段:二十歲至三十九歲爲青年、四十歲至五十九歲爲中年、六十歲後則爲老年。我們把六十歲後的人生稱爲「老年」,沒有對這段時間多做計劃,是因爲活到八十歲左右,就要離開人世。然而,對於現在介於四十歲至五十九歲的人來說,這種分類方式已失去意義。

更何況,最近的中年人愈來愈年輕。與我同齡的人如果自我管理做得好,外表都比真實年齡年輕十歲以上,也很跟得上時代潮流。二十多歲喜歡流行音樂的人,很少在六十歲後突然開始喜歡演歌。年輕時的興趣和生活方式,不會因爲有了年紀而轉變。儘管如此,大衆還是稱這樣年輕、健康、時尚的世代爲「老年」。

我從以前就對此不太滿意。由於「老年」一詞,這段時期老是沒什麼內容,頂多只有旅行。如果以老年的觀點看待人生,除了縮減、珍惜、放棄,一點也不剩。

「老年」怎麼能概括我們大半的人生,這是超過四十年的漫長歲月耶?只要我還活着,就不允許這個被動詞彙成爲自己寶貴時光的代名詞。

因此,我把夢想當做主軸,重新整理人生的週期。出生至二十歲是幼年期,二十歲至四十九歲這三十年是首次追逐夢想的「第一人生」,五十歲至七十九歲這三十年是第二次追逐夢想的「第二人生」,八十歲至百歲則是老年。現今四十多歲的人活在第一人生的最後十年,六十歲的我則邁入了第二人生的中期。

十幾年前,金蘭都博士在《疼痛,才叫青春》中提到的「人生時鐘」掀起話題,其概念是將人的一生比喻爲二十四小時。假設當時的平均壽命爲八十歲,以二十四小時換算時,一年就是十八分鐘。以此類推,四十歲即爲中午十二點,也就是認真做完上午工作的午餐時間。

但現在已是百歲時代,以二十四小時換算的話,一年約是十四分二十四秒。這麼一來,四十歲便是上午九點三十六分,也就是剛上班,正要努力工作的時候。必須到五十歲,纔會來到正午時分。日正當中的十二點,總不能活得像晚上十二點吧。然而,很多五十多歲的人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六十歲就關上燈,活在如同半夜的一片漆黑中,進入「關機模式」。

我試着用人生時鐘計算自己現在處於人生的哪一個時刻,發覺不過是下午兩點。外面依舊豔陽高照,距離太陽下山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不過,每當我參加同學會時,許多朋友都已經退休,把自己的時間快轉到日落時分,迅速切換成「能省則省、謹慎度日、放下一切」的模式。但人生時鐘的特點是,時間絕對不會自行快轉,除非我們的生理經歷過那些時間。我們必須活過每一天,否則時間不會有進展。畢竟白天不可能憑空變成黑夜。

將自己的年紀再度套入人生時鐘吧。四十多歲的你是否確實執行人生計劃,過得像上午一樣多采多姿呢?五十多歲的你過得是否充實,不會到了晚上才懊惱自己浪費了整個下午呢?如果你沒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勢必要利用其他時間補足來不及完成的進度。

不到老年,便提早步入養老生活的話,日子會變得漫長無趣。不到晚上,就鋪好棉被等待入睡的話,會讓自己罹患「人生失眠症」。我們總不能處在一個根本不想睡的曖昧狀態,白白浪費燦爛的下午時光吧?

想把中午十二點過得燦爛精采,就要在腦海中重新安排這段時間該做的事。不是養老,而是「第二人生」。五十歲至七十九歲,這三十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節。困在競爭和責任之間的四十歲階段,圍繞在自己身邊的狹小世界並非人生的全部。

四十多歲是結束第一人生,準備邁向第二人生的轉折點。我們在第一人生做着令人興奮的夢,從自己身上發現希望。到了第二人生,依然也要找到自己的第二個夢想,發掘內在的渴望。重拾年輕時迫於現實不得不放棄的夢想吧。如果年輕時沒有什麼夢想,不妨就拿出第一人生存下來的珍珠,完成屬於自己的寶物。

《40歲起的人生課》。圖/先覺出版提供

即便先前的篇章差強人意,若能在四十多歲時好好梳理,不只後面幾章,整個故事都會起死回生。縱然現在後悔,也只要在四十多歲的十年之間寫下「儘管如此」就好。在四十歲改寫人生,讓故事出現感動的反轉劇情,絕對還來得及。看看人生時鐘吧。四十歲連午餐時間都還沒到。若想擁有活力四射的午後,度過豐富的夜晚時光,四十多歲就該像「上午」一樣充滿生氣。

相較於日落,四十歲更接近太陽升起的時候。唯有把四十歲當做上午,六十歲至七十多歲才能過得像下午一樣。四十歲,不過是人生的上午而已。

(本文摘錄自《40歲起的人生課》,先覺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