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醫工會曝重症爆量 求政府別再置之不理

北市聯醫工會爆料指出,曾經到有14牀確診病人在急診待牀無法住院,其中有7牀需額外供應氧氣,3牀要立刻插管住院或轉院。(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炎燒,日前中央地方纔因醫療能數引爆爭議臺北市聯醫工會得知,衛福部已在近期對雙北重症患者備援做出規畫,但醫療量能已嚴重超載的北市聯醫竟未在列冊上,北市聯醫工會爆料指出,曾經到有14牀確診病人在急診待牀無法住院,其中有7牀需額外供應氧氣,3牀要立刻插管住院或轉院。

北市聯醫工會說明,疫情爆發初期,仁愛院區收治15牀確診病患無人入住加護病房,也無人需要插管,但到了29日時,疫情事態嚴重,仁愛院區收治總共65牀病患,有24牀需要插管,而24牀中更有13牀要送入加護病房,但當時病房量能已滿,只能在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北市聯醫工會指出,急診的部分,過去一週最嚴重時,甚至曾經到有14牀確診病人在急診待牀無法住院,其中有7牀需額外供氧,3牀需立刻插管住院或轉院,而疫情爆發初期,主要由5名插管照顧經驗豐富的護理師負責輪值專責病房,但到了29日已擴大到要62名護理師負責輪值,但其中卻僅有8名護理師具呼吸器照顧的足夠經驗。

北市聯醫工會說,仁愛院區從人力到呼吸器的數量已嚴重不足,仁愛院區的現況,可能就是目前雙北許多醫院乃至未來全臺層級醫院的縮影,最瞭解轄下醫院情況的臺北市衛生局督導的中央部會,對於轄區內醫療量能的統籌規畫應負有責任

北市聯醫工會呼籲,身爲主管機關應儘速負起責任,徹底評估轄下各醫療院所的量能,在病患到達急診前,就應將病患送往在急診待牀時間最短的醫療院所;在病患到達急診後,若病情變化迅速,但該院卻無法負荷時,不應再由已疲憊不堪的各院急診自行靠着人脈或讓市民自行四處聯絡以拜託他院收治,衛生局應趁着此時建立一個統一的轉送機制,也能降低確診個案在急診羣聚所帶來的感染控制風險

對此,北市聯醫表示,北市醫療量能確實吃緊,聯醫因應疫情啓動的比較早,動員最快,因此收治病人較多;聯醫表示,透過北市衛生局支援跨區域整合,成立衛生局、醫學中心以及北市聯醫通訊羣組,針對北市醫學中心及聯合醫院的重要核心主管做病人分流平臺,已陸續把病人轉出去,讓病患能上轉分流至醫學中心治療。

北市聯醫說,這場仗很硬,同仁承受內外壓力,能夠理解同仁壓力也會有點情緒,會持續跟同仁溝通,同時將加派醫師人力輪班照護,也會訂出收治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