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三四年的你 會煩惱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變大了嗎?

一些年輕人對“差距感”焦慮迷茫、手足無措,也可能源於對平凡、緩慢積累過程的認知錯位。當下網絡輿論、一些影視劇推崇的所謂“成功奇蹟”“完美主人公”,某種程度可能會對年輕人有誤導

---------------

學生時代,所謂“差距”,用考試成績的數字就可以精準而簡單地定義。那麼畢業三四年後,和社會初步交手的年輕人,又會面對哪些維度的“差距”?

大學本科畢業3年,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夏夏,每次被朋友問起待遇問題心情都不爽。她當初因爲衝着“平臺好”入職這家公司,鍛鍊機會的確多,可薪水上漲幅度不大。“有的大學同學月薪幾乎都是我的兩倍了,我現在可不敢吹自己公司有多好”。

海外留學歸來的唐麗,碩士畢業兩年後先在國外實習,工作挺順利,然而信心滿滿回國後,這一年卻充滿坎坷。入職新媒體公司的她,竭盡全力對待每一個項目,客戶反饋也不錯,然而上司並不器重她。唐麗非常“意難平”,感到別人都跑到了半山腰,“自己還在職場底部沼澤裡打滾”。

工作即將滿5年的李晴形容每次同學聚餐都是一個小型的“凡爾賽美學展示現場”。“已婚的姑娘會滔滔不絕說老公如何‘高富帥’,已育的姑娘則圍繞小孩兒選哪家高級幼兒園的話題喋喋不休。”李晴開玩笑說,她這種自得其樂的單身人士,看着聚會現場甩出一條條“碾壓式鴻溝”,感到自己可能活在離人間遙遠的另一個星球。

畢業三四年的你,會煩惱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變大了嗎?如果被“差距”所困,該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缺乏自信、自我認知不足的孩子,習慣通過比較來證明

“上大學前,爸爸媽媽會和我說,大學畢業以後大家會和比較相似的朋友們在一起玩。如果說大家的事業、人脈方面差距特別大的話,可能就很難玩到一起。我當時看爸媽的交際圈,也確實有這種感覺。”夏夏說,可能因爲家庭教育偏“精英主義”,她讀書時候性格就很要強,每次考試如果掉出班級前三,就會懊惱兩三天,害怕成績被別人甩在後頭。

夏夏表示,學生時代她的“尖子生光環”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考到好分數,拿到獎學金,被周圍人羨慕,其實會激勵你下次更努力考好,成績這種衡量尺度還是令人‘上癮’的,你會覺得目標特別明確、單純”。

畢業季求職時,夏夏對於目標offer的要求和她爸媽的期待很一致——平臺大,牌子響,有面子。“我覺得這是畢業生很正常、自然的心理,大公司積累深厚,聚集了各大名校精英畢業生”。

然而,工作3年下來,夏夏發現,從前學生時代的優越感漸漸消失殆盡。職場對年輕人的考察指標不再和以前考試一樣,“天道酬勤”“人定勝天”,比如,項目不是你一個人逞英雄的事,要學會團隊其他人協作;職場對一個人情商抗壓能力等心理指標要求也很高,而這一塊夏夏感覺很不擅長。

最近令她最苦惱的是,偶爾遇到老同學,聊起薪資待遇,她發現目前自己的收入所得“有點說不出口”。經歷了幾次比較,夏夏不由糾結:“和他們比,我混得太差了嗎”“我當初選錯了嗎”?

“隨着年齡的增長,因爲人承擔的角色多了,要求多了,可比的東西就越來越多。”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林欣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差距感”的形成是一種正常現象,調整好心理狀態很重要。

小時候接受的教育和經歷形成了每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就知道要有取捨,人可以不完美,這樣的年輕人比較容易調整好心態。反之,如果教育中充滿競爭和比較,可能就無法適應。”林欣分析,習慣“在比較裡去認同自己”的年輕人,一般是缺乏自信,或者自我認知不足,“他們不清楚自己是誰,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看到自己”。

“這種情況通常是從小接受的教育、還有家庭氛圍造成的。必須要通過比較勝過別人,那一刻的快感讓自己覺得是存在的,是有價值。”

林欣指出,這種“比較”往往是跟風、盲目的,別人比啥他也要比啥。“他們通常職業規劃生活發展的目標都不太清晰。如果自己有一條主線,知道我要去哪兒,就沒有必要去比其他了”。

帶來內在柔軟和成長的比較纔是積極的,多給自己正面暗示

“現在我不太會去主動問別人薪水、職業發展這些問題,也不會因爲其他女同學在大城市婚姻生活圓滿而感到自卑。”形容參加同學會如同“參觀凡爾賽美學展”的李晴表示,現在她已經把心態調整得比較陽光、積極了,但兩三年前,她也時不時受困於“我好差啊”“同齡人爲什麼都碾壓我”的煩惱中。

李晴說,她畢業後第一次巨大的落差感,來自工作兩年後的一次項目。“那個項目的完成過程很震撼我的是,團隊裡其他比我也就多工作一年的人,水平技能高出了那麼多!當時自己的能力完全跟不上其他人的節奏,心裡產生了特別大的落差感,也會擔心,這麼弱的我能在這個公司‘活到第幾集’?”

差距感產生之後,李晴苦惱了半個月,最後在朋友的建議下求助部門上司。“上司給我分析了以後,發現原來也不嚴重,只是自己在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上有漏洞,那就多彌補吧!所以很快也算追上了那些‘大神’,困擾我的差距感也就消失了”。

“我想對剛畢業的年輕朋友說一句:落差永遠都存在,但是如果只是在感嘆自己爲什麼不如別人,倒不如想想自己還有什麼地方是可以彌補和加油的。”李晴說。

另外在生活上,李晴也不會因爲其他人的“人生進度條拉得快”而自怨自艾。“我現在學會從自己的生活挖掘樂趣,不覺得必須和他人一樣,要在感情、小家庭‘配置’上追上進度,大家開心就好嘛。當然我也會學習其他人積極的生活態度”。

在林欣看來,如果像李晴這樣,“比較”能帶給個人內在的柔軟和成長,這種“比較”就很積極。

林欣認爲,如果面對差距時所進行的比較,不能成爲激發自己向上的動力,而是讓人自卑感加強,或促使人逃避,甚至造成心理創傷,那這種比較沒有意義。

“比如,你看到誰更懂得理解和包容,你會想是不是自己之前處理事情態度有點自我,沒有關注他人感受。這種就屬於健康的自我反思式的比較,促使你完善自己,心變得柔軟。”林欣說。

另外,根據林欣的觀察,很多年輕人習慣把自己定義成失敗者,每天把“loser”掛在嘴邊,把自己的事業、感情、生活說得一無是處,這很可能造成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裡有一種‘正性定義’的訓練,來‘改寫’一些對事件負向描述。比如,今天搞砸了老闆交代任務——這是一個負向的描述,帶有負面暗示。我們可以把它改寫爲正性定義的話:由於經驗不足,今天老闆交代的任務沒有達成理想的結果,但是它也使我積累了經驗,下次再做這件事的時候,相信我一定可以不一樣——這樣思考,對人有激勵的作用。”林欣說。

接受平凡的過程,不過分追求完美英雄的幻想

經常抱怨公司不器重自己、升職緩慢的唐麗坦言,其實客觀來看,她當下的職場處境並不算糟糕。“我會反思到底在痛苦什麼?最近和一起在國外留學的夥伴聊天,她認爲我太追求完美的職場狀態了。過於心急,還調侃說我是都市職場劇‘中毒太深’,幻想太多,總覺得一入職場就得一日千里”。

唐麗的小夥伴爲她仔細分析了一下,目前部門裡已升職的年輕人,雖然在唐麗看來“業務水平差不多”,但是那些人很早就來公司實習,無論是對內部環境的熟悉程度、人際關係的融洽程度,還是對行業環境的學習程度,都是遠遠高於唐麗的,唐麗不應該指望一年內就升級通關,迅速獲取巔峰成就

專家指出,一些年輕人對“差距感”焦慮迷茫、手足無措,也可能源於對平凡、緩慢積累過程的認知錯位。

林欣分析,當下網絡輿論、一些影視劇推崇的所謂“成功奇蹟”“完美型主人公”,某種程度可能會對年輕人有誤導。“要求各方面都好,對年輕人來講很不現實,會讓他們壓力倍增,什麼都要比,這很累”。

“實際上大部分的人生就是平淡、尋常的,絢麗的刺激性事件很少。這代年輕人對個性化、自我價值的要求比較高,都希望自己能迅速達成頂峰的價值。我聽到太多年輕人說,我想快點實現財富自由,然後做自己想做的事。”

林欣表示,我們不應該去逃避正常的平凡生活,要學會面對生命的平凡。“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你折騰它,最後折騰的還是自己,讓自己受傷害,或者把很正常的狀態破壞掉”。

“年輕人都會有這個階段:有理想,希望過得和其他人不一樣。但是隨着人的成長,也要慢慢地去學習瞭解:很多收穫是在平凡中一點點磨出來的,就像手工匠人,慢與專注才能產生精品。”林欣說,很多成功的人,其實一輩子就是在重複地、精益求精地做一件大家看起來非常枯燥的事情,在平凡中磨練自己,最後獲得不平凡的成就。“所以,在有所追求的同時也要接受平凡。平凡不是平庸,自己做好準備,逐漸尋找目標,在若干年的積累後,不急不躁地達成你的心願”。(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